九品中正制 大清帝國的最後一天,朝廷上都發生了哪些事情?
大清帝國的最後一天,朝廷上都發生了哪些事情?

在宣統三年的年末,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大清王朝最後的一天,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上朝在紫禁城中舉行。
到了這一天,載灃已經回家了,袁世凱也沒有上朝,而讓胡惟德代表自己來上朝,大清的最後一批大臣,就像是以前的時候一樣,衣冠整齊的來到了乾清宮一角的廊子裡,等待皇上的召見,所有人態度嚴肅,氣氛非常的詭異。
這個時候,有人來傳喚了:“太后到了,請諸位大臣上朝吧。”
於是這些大臣就一個個走了進去等著,沒過多久,隆裕皇太后就帶著年幼的溥儀到了,這是最後一次,也是退位的儀式,所以也就不再按照以前那樣三叩九拜。
等到太后和皇帝坐好之後,胡惟德先是替袁世凱請了個安,然後旁邊近侍把準備好的退位詔書遞給隆裕太后,她只是看了兩眼,就再也顧不上太后的威嚴,輕聲抽泣起來,一想到大清二百六十多年江山就這樣在自己手中終結了,不禁悲從中來,失聲痛哭。
台下的群臣也深受感染,有的也是很多清朝老臣,忍不住抹了下眼淚,胡惟德眼見太后這麽傷心,不禁急了,就謊稱革命黨有新的電報,說:“如果今天中午12點之前沒有退位,那說好的待遇就沒有了。”
這麽一嚇唬,果然好使,隆裕太后顧不得再哭,慌忙把退位詔書蓋上了印,然後胡惟德念誦了這份退位詔書,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整個清朝宣告了終結,也代表中華兩千年帝製之終結。
同日,頒布《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優待皇室條件》。 根據退位前談好的優待條件,溥儀雖然退位,卻依然保有“皇帝”的尊號,依舊生活在紫禁城。
榮慶(顧問大臣)曾寫道 :十二月二十五日,南書房送荷包賞到。大鼎無端鼎沸,無端算太平。人和風日煦,道重死生輕(姊及、孫等)。鑄錯誰知悔,懷忠各盛名(陸、志、馮、松、端、鳳、樸、孚諸翁。)。病懷無所著,依戀夕陽明。保繼先到,言今日諭旨宣布共和。
溥儀《我的前半生》)曾是如此回憶,宣統三年舊歷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頒布了我的退位詔。一部分王公跑進了東交民巷,奕劻父子帶著財寶和姨太太搬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醇王在會議上一直一言不發,頒布退位詔後,就回到家裡抱孩子去了……而我呢,則作為大總統的鄰居,根據清室優待條件開始了小朝廷的生活。
對於這個六歲的兒童來說,生活依然同以前大同小異。每天只知道玩駱駝、喂螞蟻、養蚯蚓,除此之外便跟隨大學士陸潤庠和侍郎陳寶琛學習漢文,在都統伊克坦教導下學習滿文,在莊士敦指導下學習英文。他曾回憶自己在紫禁城度過的與世隔絕的童年生活,“我在童年,有許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樂趣是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