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新课纲 台湾的历史课吕捷
台湾的历史课吕捷
台湾的历史课本是怎么写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
日前,教育部新修?的「普通高?中?W?v史科课程纲要草案」颁布,台??炔康慕y??议便随之而起。
反?V要人士认?椋司V要?o疑是「去中?沟氖酚^,较?榍榫w性的言?要求?派人士?ف⒓赐V拐f中文、??中文;另一方面?t以美?煌馓?唱?立?橛桑?碣|疑扁政府开?拥摹柑í?列?」。 ?成纲要的??面上人士或政治人物,?s多以「瞧!就是中??啵 沟摹肝?B度?碜?萏?答。
诚然,?我??回头打开高中?v史课本,?τ?⑽幕???制加诸於台?场⒑戏ɑ浣y治基础的?顸h?碚f,?v史就???成这付德性。由於?顸h?⑷宋?W科??樗枷肟刂啤⒁庾R形?B灌?的工具;什麽是?Γ渴颤N是错?在?v史课本里,由?顸h的?r值判??砀嬖V你,例如课本介绍中?逅倪?拥取感挛幕?印?r就说:「?称反?Φ?髁x的苏俄,?税裆?髁x理想,宣?鞴伯a思想,使得不少??嗄晟钚挪灰桑?煸阱e误思想引?拢呷肷钪氐?碾y之中。
」(?⒕?译馆,1984)。这种使台?衬贻p?W生普遍缺乏思辩能力的做法,自台?尺^去党外运??r期起,就已遭受许多质疑与批判,中?W以下的人文?v史教育,早就?؛?全面改革。
要革除?顸h霸?嘣??的?v史教育,笔者?成!但是,新的高中?v史纲要有?]有避免?顸h过去的做法?新高中?v史纲要「?称」要引??W生建立思考的主体性,在这点上,是比?顸h进步,但这??主体性的建立过程,是否又被?恿耸帜_?例如:台?呈凡糠郑?卧ً模黝}1:「重点包括美援……」、?卧ً模黝}2:「如?疳岢跗诩??中?⑷ト毡净约疤?撑c美?P?S密切,加深?W美文化?ε_?车挠绊?……」。 这些表面看?碇行浴⒖陀^的提要,背后?s隐含著令人??n的亲美立?觥P戮V要加重了台?场⒅?约??洲各?诜粗趁襁?由系谋壤 ß@些反殖民的观点如果都与台?衬壳懊媾R的美??髁x、中?褡迳澄闹髁x等胁迫?o关,那麽,??再多反殖民?v史也是?]用。
例如,新?v史纲要中台?呈凡糠值?卧ً模黝}3:「说明?贸全球化下台?辰??l展的意义,含全球化的发展,及我?尤??太?合??APEC)、世界贸易组?(WTO)?H组?等。」台??榱艘ؼ尤隬TO,得在哪里?失在哪里?这?Σ幌б??嗳?馁Q易?f定?砑尤隬TO、承袭?顸h?政策的民进党政府?碚f,我??不禁悲观地想,在高中?v史里,这一段又?⒅皇欠埏?太平、不肯承认错误的台?呈贰? 在这些看似枝微末?的?z?里,我??得到什麽警???v史是否又?榻袼茫?逵商?橙嗣窳α颗d起而取得政?嗟拿襁M党及台?迟Y产阶??碚f,若欲趁高中?v史的?革?盱?固其统治台?车暮戏ㄐ裕闩c我??过去所口诛笔伐的?顸h?o?了。
在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曾?Φ?と它h拉萨?派所提出的:「由???行普遍的和平等的?窠逃 ??行普遍的义?战逃 ??行免费的义?战逃 梗R克思清楚批判道:「『由???行?窠逃 唬峭耆Òز坏玫模喾吹模?خ?把政府和教???W校的任何影?都同?优懦簦故切枰،扇嗣??疫M行?O???的教育。 」 马克思痛批德?_?派制定的〈哥达纲领〉?仡^?匚捕际??业闹翼?信仰!马克思??Α?窠逃 挂还?的批评,放在我??台?炒舜胃咧?v史?革的脉络?砜矗跃哂芯?的效用。
?خ?排除??Ω咧?v史教育的影?,?خ?警惕民进党政府欲兴起的新文化霸?啵? 如果新的高中?v史纲要欲打破过去?顸h的霸?啵屈N我??就不能只停留在目前的新纲要;如果民进党政府真要?称进步,未?砭?呦蛉Ã?U除高中?v史课本,而不是重回?矣??Q定什麽是?v史、?我皇酚^?大的老步?担∥???؛??人民?斫逃?遥妥?各种史观说出他??想说的?吧!(本文作者????台?澄?W研究所研究生) 。

台湾的历史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
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
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
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
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
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
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
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
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
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
台湾历史课都 讲什么
台湾某高中一位历史老师正在上课… 她问学生-- 「哪位总统提倡三民主义?」 全班一片寂静,这时有位女孩举手答道:「孙中山先生,1911年!」 老师又问: 「哪位总统推动十大建设?」 全班又一片默然,那女孩又举手:「蒋经国总统,1970年!」 这时老师转身过去写东西… 突然有个男生骂道: 「闭嘴!你以为我来只是为了听你一个人说吗?」 老师很生气地转过头问:「是谁说的?」 全班又一片寂静,只那那女孩又举手:「李登辉总统,1999年!」 (这是李总统於1999年位於南投埔里九二一灾区对灾民们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