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求甚解说的是谁 不求甚解成语故事_成语“不求甚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2-03-08 06:31:07 1048
不求甚解成语故事_成语“不求甚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注音】不求甚解 ùqiú hè jiě【解释】甚:过分、很、极;如"欺人太甚"。解:了解,理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

不求甚解成语故事_成语“不求甚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注音】不求甚解bùqiúshènjiě【解释】甚:过分、很、极;如"欺人太甚"。解:了解,理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近义词】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反义词】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格物致知、追根究底、精益求精、深鉆细研

不求甚解说的是谁 不求甚解成语故事_成语“不求甚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自己喜爱读书,不死啃书本字句鉆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每逢读到会心处,有了一点新的体会,便高兴得连吃饭也忘记了。“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求领会文章要旨,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对工作马虎、对情况了解不深入。后人对“不求甚解”的理解偏离了陶渊明的本意,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不是每一本书都能读得会意的;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不死啃书本字句鉆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