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爱又恨是爱还是不爱 令人又爱又恨的超低音音响
令人又爱又恨的超低音音响
超低音在纯音响中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也可能变成老鼠屎,超低音在据院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没有他绝对不行,在纯音响中呢?有弄好声音更全面,没弄好却很容易变成老鼠屎,变成老鼠屎只有一个原因没衔接好,而衔接不良的原因却有很多状况,例如摆位、音量、频率衔接不佳、驻波、音质(声音特性)…等等。
以下简单介绍超低音发声的方式,超低音延续一般音箱设计,其实他就是一般音箱,只差在负责较低的频率,而且通常都是主动式设计,因此所谓超低音发声的方式是指他的单体往哪个方向发声,这也是造成一款超低音好不好搭的一个原因。
一般常见的超低音分为向前、向下、向左右、等方向发声,下面的例子仅解释超低音发声的方向,不代表超低音的声音,如同一般喇叭一样,超低音的声音除了轰隆隆之外,其实也跟一般喇叭一样有音质(声音特性)的问题。
向前发声:
这是最常见的设计,单体朝前,也是发声源最清楚的的一款设计,常常有人说超低音没有方向性,但声音发出的地方耳朵还是辨认的出来,也是超低音在音响中摆位最困难的,以我实验的状况,使用两只超低音靠在喇叭附近,左右各一支,才不至于有哪边能量过强的状况.。
向下发声:
这也是常见的设计之一,也是比较推荐的超低音,由于声音向下撞击地面或扩散锥,透过辐射的方式向四面八方散去,因此发声源的位置较向前发声较不明显,也因为如此这种设计的超低音在摆位上面没那么挑,比较容易就找到可以安置的位置。

向左右发声:
该设计朝两侧发声,因此发声源也较向前发声来的不容易辨认出,而此种设计也分为两种,一是左右两侧皆为有源发声,另一种则是一边有源一边辐射的设计(怠盆)。
向上:
这种设计只见过一款,完全没听触过,也是非常少见,猜测效果应该与向下发声类似.。
(摘自:音响推荐资讯网)
参考文献:1王胜治 1998 数位雷射音响2王柏村、李雨轩、张志伟 2002 铜锣振动与声音特性之探讨3林联铭、江哲铭、赖荣平、冯俊豪、沈美惠 2006 木质扩散材于小型聆听音乐空间音响性能设计之应用
资料来源:臭酸石头 的 记事
关联关键字:本页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