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契丹人 辽朝灭亡后,百万契丹人都去哪了?
辽朝灭亡后,百万契丹人都去哪了?
契丹曾经在中国北方竖立了壮大的王国,传位9帝,享国210年。边境也非常大,今日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以北区域都属于大辽国。这个以契丹民族为主体的国度,生齿跨越百万。然则,辽国消亡后,我们就找不到契丹族的影子了。那么,百万契丹人去哪了?为什么如今没有了契丹族?辽国边境图
上图是辽国全盛时期的边境图,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领土面积非常大。
这个国度是契丹民族竖立的。这个民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区域,接纳半农半牧生活。关于契丹,从唐朝时期有了明确的记载,契丹族早期分为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今后,唐置松漠都督府,管辖这个区域。大贺氏联盟崩溃后,契丹人又竖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唐朝末年,契丹民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 916年称帝,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
与其他民族分歧,契丹民族有本身的文字, 据史书记载,公元920年春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命令创制契丹大字,这种大字是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笔划而成的。除了契丹大字之外,还有一种契丹小字,据史载是皇子迭刺创制的。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至今还会在一些文物中显现。此外,契丹人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他们的作品有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各类体裁,有述怀、戒喻、讽谏、叙事等各类题材。作者包罗帝后、宗室、群臣和诸部人。
更让人恋慕的是,契丹民族画家也好多,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他们创作了大量精良的绘画作品。有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和东丹王耶律倍所画多入宋内府,被誉为“神品”。
契丹民族
契丹民族骠勇善战,足智多谋,梁羽生、金庸笔下,经常描写辽国的契丹人搏击漫空英勇善战动听情节。辽国在宋代时是北方很强大的一个国度,曾绚烂一时,金戈铁马往来于东北关内,草原华夏,长城表里。但令人惊异的是,如许一个强大的民族,自明代今后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任何新闻。在辽西只能从一些寺庙及出土的石碑上找寻一些关于契丹人的丝足马迹,而辽国汗青少有文字记载,又因国破江山碎,汗青档案更无从谈起 。
那么,这些契丹民族去哪了呢?
1、本土居民融入到女真等族中
辽国最后一位皇帝是天祚帝,面临金国的崛起,天祚帝只能做亡命皇帝,东奔西窜,最后被杀,辽国公众也融入到金国居民中。后背的元朝、明朝、清朝,跟着文化交流和民族成长,契丹就逐渐融入到女真等族中。
2、融入穆斯林居民中
凭据资料记载,金灭辽后,耶律大石召集西北区域十八个部落,征兵万人,设置官员。1130年,率部西行,至叶密立一带,建号称帝,仍用辽国号,史称“西辽”。1134年,耶律大石在楚河南岸定都。其领土东北至叶密河(今新疆额敏河),东有今天山南路之地,西到今天的咸海,南至今天的阿姆河,是其时西域的最大强国。其时,辽国内好多居民看到天祚帝残暴,景仰耶律大石,纷纷从辽国西奔投靠耶律大石。
到1218年,西辽国被蒙古上将哲别率军消亡。1222年,西辽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门西辽臣民逃亡到今伊朗的克尔曼省竖立了完全伊斯兰化的起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或西契丹。1303年,起儿漫王朝被伊尔汗国消亡,这是契丹人竖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后来,这些契丹人逐渐融入到了本地穆斯林居民中。
契丹人
3、流散全国各地
金蒙战争爆发后,部门“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随蒙古戎行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然则,这些人已经无法聚堆了,而按照民族的划分,应该是在配合区域内栖身好多人,才能够称为一个民族。然则,契丹族太涣散了,融入到各个民族中。
中国有56个民族,然则没有契丹族。不外,跟着科技的成长,我们已经找到了含有契丹人基因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达斡尔族。达斡尔的意思是“本来的处所”,也就是田园。几百年来,在茫茫大兴安岭,清澈的嫩江,空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交汇的处所,达斡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本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乐趣:几百年前,一支契丹戎行来到这里修边堡,此后便在此假寓下来。这支戎行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这个传说把达斡尔与契丹关联在一路,但传说中的故事会是汗青的实情吗?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经由对照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说话、汗青,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续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
此外,辽宁省凌海市右卫满族自治镇也有关于契丹民族下落的传说,那边有一个村子叫达子营,据白叟们一辈辈口头传说,达子营就是古代一个屯兵的据点,也就是达斡尔人的祖先,昔时辽国契丹人屯兵的处所。并且这一带还有古墓群,足能够解说达子营是兵家驻军之地。几年前本地修京沈高速公路,出土的古墓满是本地早已绝迹的大块青砖搭建的。
契丹军人
在云南,也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
据说在辽国消亡后,天祚帝八弟阿育率部转战云贵川一带,他们当场落户,取阿保机的首字改姓为阿,继而改姓莽、蒋,后来自称“本人”,现有生齿10万,首要散居在云南保山、大理、临沧等地,分属汉、彝、布朗、佤等10多个民族。
究竟如何才能判断谁才是契丹民族的后裔呢?
一门新兴的手艺为解开这个千古悬案带来了进展。即使汗青已被遗忘,文字已经失传,说话已经改变,在契丹后裔的血液中,总还会有一种记忆在流淌,那就是基因。现代科技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传说只能是线索,科技才能下定论,这也叫证据。
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顶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对照后,他们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比来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发源,很或者是蒙古戎行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凭据此次测定究竟,连系史料,汗青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契丹族的下落:元代蒙前人竖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近年交战,频仍征兵,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召殆尽,涣散到各地,有的连结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本地人同化了,作为“分子意义上的后裔”零星分布在各地。稀奇是在东北,1125年辽消亡后,又经由1115―1234年金代,1206―1368年的元代,1368―1644年的明代,1616―1911年的清代,前后履历了786年,尽量是剩稀有百万之众,但作为亡国之民,又履历漫长的汗青岁月,没有了本身的地位,不是替别人交战就是隐姓埋偷生,谁还敢认可本身是契丹人?
交战、迁徙、融合……跟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契丹人终于如同汇入大海中的水一样,不再作为一个零丁的民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