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威廉华勒 史话090 纪念宾威廉
史话090 纪念宾威廉 将本仁约翰( Joh Bu ya , 1628 ∼ 1688 )的寓言文学名著 Pilgrim’ Progre 介绍给中国者,就是宾威廉牧师( William Charlmer
史话090 纪念宾威廉

将本仁约翰( John Bunyan, 1628 ∼ 1688 )的寓言文学名著 Pilgrim’s Progress 介绍给中国者,就是宾威廉牧师( William Charlmers Burns, 1815 ∼ 1868 )。「天路历程」是他取的译名。原书是基督徒灵程经验之谈,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不知感动了世人多少?宾威廉的汉译,描写生动,句法简洁,用字恰当,读此不觉得是洋人所译。如在「指示窄门」处有「欲入生门得上天,先当认罪立门前,窄门切叩方能入,主宰恩慈赦我愆」。又有「罪人奔离必亡城,来叩窄门望得生,求主垂怜开活路,鸿恩永颂乐高声」。将 Christian 一词首译为「基督徒」就是他。其文埋版初刊于 1853 年,官话版刊于 1865 年;而白话字厦门音版(由打马字拼出者)见于 1853 年。在早期台湾教会,「天路历程」颇受重视;例如于 1917 年台湾大会派刘忠坚等六名委员检讨编辑主日学教科书,翌年委员回复主日学应教:「旧约选略、真道问答、主日神粮、基督传、马可、路加、使徒行传、天路历程」。 宾威廉是母会英国长老教会所派首任宣教师, 1847 年抵华,先后在香港、广州、厦门、上海、汕头、北京以及东北的牛庄(以 54 岁英年逝世于此),在华传教达 20 年之久。潮州长老会医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在台湾,偕叡理牧师( George Leslie Mackay )也将一所在三貂岭西北海岸平埔族「新社」的教堂,叫做宾教会( Burn’s Church )。据偕牧师所言( From Far Formosa, p.223 ),该教会在一条清流的堤上,位置优美,建物相配,石造,用灰泥加以涂白,且有玻璃窗,光线良好。由偕牧师设计,陈火(荣辉)监工而成。偕牧师在其日记 1889 年 12 月 11 日条云:「从顶双溪到新社去。新建礼拜堂,花费 500 美元,是底得律的马偕船长夫人所捐的。她是加拿大人。此堂是要纪念宾威廉牧师」。可惜偕牧师去世后其开拓的平埔社教会衰亡,「宾教会」已不见其踪。 偕叡理牧师为何要建立「宾教会」呢?据偕牧师云:宾威廉牧师(在其 1844 年至 1846 年间之加拿大布道旅行之途上)曾来过若拉村( Zorra, 偕牧师幼年居之),对当地宗教生活灌输了新力量,而他的姓名家喻户晓,我幼年(时只 3 、 4 岁)的心灵也领受了他的思想的影响。 于是台海基督长老教会南北两支,都可在宾威廉身上,找到其根!
很赞哦!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