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故事是民间故事吗 泉州的一个历史故事或传说(要含人物对话的的)

火烧 2021-07-03 00:31:58 1041
泉州的一个历史故事或传说(要含人物对话的的) 欧阳詹 泉州第一进士唐开元间建县以来,晋江人口日渐增多,经济蒸蒸日上,一直是一处“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的乐土。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有所作为的地方官员得以

泉州的一个历史故事或传说(要含人物对话的的)  

欧阳詹 泉州第一进士唐开元间建县以来,晋江人口日渐增多,经济蒸蒸日上,一直是一处“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的乐土。

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有所作为的地方官员得以致力推进文化建设。

晋江人欧阳詹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破天荒考中进士第二名,成为晋江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欧阳詹(约756~800年),字行周,晋江潘湖人。

他10来岁时离开家乡到数百里外的莆田拜师求学,与同学林蕴、林藻、王式等人,在莆田北平山下福平书堂、凤凰山下灵岩精庐(现广化寺)读书五年,学习辞赋文章的才艺及为人的道理。

历史故事是民间故事吗 泉州的一个历史故事或传说(要含人物对话的的)

学成回乡,又在清源山赐恩岩苦读,不时与同邑有识度有文才的朋友切磋学问。

有人向福建观察使常衮推荐欧阳詹的文章,常衮大加赞赏,并带着欧阳詹参与官员间的宴集,一同吟诗作赋。

在常衮的识拔赞许之下,欧阳詹声名远播,“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

唐贞元元年(785年),欧阳詹决定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福建人到中原应试做官的寥寥无几,泉州一带更是绝无仅有,何况中原藩镇割据,混乱多年,刚刚平定,其父母实在不放心他前往。

一个外籍普通士人来到长安,举目无亲,没有高官贵戚的引荐,要想一举成名可不那么容易。

欧阳詹一连四次就试于礼部,皆不得意。

贞元八年(792年),考期又临,这回当主考的是著名政治家、贤相陆贽。

欧阳詹经过时务对策、书帖、诗、赋等考试,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夺得第二名。

同榜考中的还有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等一批国内早有文名的士人(王涯、李绛、崔群后来都当上宰相)。

所以,人们把这一科称为“龙虎榜”。

欧阳詹成为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人们称为“破天荒”。

考取进士之后,欧阳詹回到晋江,时任泉州刺史的席相特意邀请这位新科进士为泉州新建的六曹都堂、北楼作记。

在家乡住了半年,贞元九年(793年)秋七月,欧阳詹又准备赴京城求官。

再上长安,欧阳詹极力想将才德报效国家。

可是,远离家乡,荐引乏人,他好不容易通过吏部四次考试,才获得“四门助教”这么一个官职。

可惜,欧阳詹还没来得及发挥才干,40多岁时就因病客死于长安。

他死后,挚友韩愈作哀词哭奠,评价他“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与自己一样是“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志在古文”的同道。

由于地处偏远,开发较晚,在跨度200余年,文化繁荣的唐代,晋江知名的文学之士寥若晨星。

欧阳詹以个人的努力奋斗,攀登文学殿堂,并影响带动晋江文教的兴起。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曾为欧阳詹祠堂题联:“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