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洋务运动的性质与评价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火烧 2022-02-19 02:24:59 1071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清王朝岌岌可危。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领导人 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清王朝岌岌可危。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领导人 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的性质与评价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目的 直接:改变在军事上落后于西方的状态;根本:维护统治

方式、内容 练兵制器

时间 从19世纪60年起,到90年代的中日甲午战争止

经过 1. 1860年代,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a) 1861年,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防止西洋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b)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企业。

2. 1870年代,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a) 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这是第一个民用企业。

b) 随后兴办的有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3. 创办新式学堂

a) 奕欣等于1862年奏设同文馆

b)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

4. 派留学生出国

a) 容闳向曾国藩提出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的建议。

5. 建立近代海军——战争的规模扩大到了海上

纲领、文件 -----

结果 失败。

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影响:

历史作用与意义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军事。

引进了一些近代的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受到这些企业的影响,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实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