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郑板桥教子的作文600字 鄭板橋:老年得子不溺愛,臨終教子傳家風
鄭板橋:老年得子不溺愛,臨終教子傳家風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他為官清廉,體察民情,留下許多佳話。鄭板橋是興化人的驕傲,在民間流傳著他的故事家喻戶曉。
鄭板橋:老年得子不溺愛,臨終教子傳家風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他為官清廉,體察民情,留下許多佳話。
鄭板橋是興化人的驕傲,在民間流傳著他的故事家喻戶曉。
相傳,52歲那年,他的兒子出生了,全家人以他為寶,取名小寶。雖說是晚年得子,十分疼愛,但他並不溺愛。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縣官,兒子在老家,他寫信給堂弟,請堂弟對兒子小寶從嚴教育。
據說,鄭板橋在彌留之際,把兒子叫到床前,要兒子親手做饅頭給他吃。兒子忙了好一陣子才把饅頭蒸好,準備送給父親吃時,父親已經走完了他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永遠閉上眼睛,兒子放聲痛哭。後來,他看到茶几上有一幅字,那是父親臨終前寫給他的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父親臨終寫家風,兒子銘記永流傳。
鄭板橋廉潔自愛,對子女嚴格要求,臨終教子給後人留下的是一筆精神財富。他的故事對今天的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仍具有啟示作用。
一、愛子是本性,溺愛是任性
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在生活中,疼愛自己的孩子無可厚非,但過於溺愛,那是一種任性表現,不利於孩子成長。有一些孩子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身上染上嚴重的「驕嬌」二氣,驕傲自滿,看不起他人,嬌生慣養,吃不了苦。
大家熟知的歌唱家李雙江老來得子,對兒子李天一太過溺愛,導致孩子蠻橫、不守規矩,以致一錯再錯走上犯罪。現在,李天一已改名為李冠豐,希望他能夠改邪歸正,重新做人。同樣是老來得子,鄭板橋對兒子的教育沒有絲毫鬆懈,通過幾封家書委託堂弟教育兒子,要學會與人分享,不許欺負下人,對窮苦人有憐憫之心。看來,鄭板橋更重視孩子的德行教育。
二、留錢財不如傳家風,求人不如求己
鄭板橋考慮的不是給子女留下多少錢財,而是教育孩子求人不如求己,要學會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雙手。後來,著名愛國英雄林則徐的主張與鄭板橋是同一個意思,林則徐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現代著名企業家董明珠身價十幾億,對兒子也是嚴格要求,他兒子成年後從沒有依靠母親,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拚搏,讀書工作,有人看到他兒子和母親一樣節儉,只開了十幾萬元的車。著名企業家、慈善家曹德旺累計捐款高達110億元,他曾說過,把錢留給子女是對子女的不信任。
鄭板橋寫過:「難得糊塗」,其實他很清醒:萬貫家財留給後代能全部敗光,甚至會招來是非,但一個家庭良好的家風家教是潛在的無價之寶,它能影響和教育後輩,傳承家風,保持勤勞、善良的本色,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生活的技能,孩子的人生就會更加充實。
鄭板橋教子的故事雖簡短,但包含的道理是深刻的。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讓他慢慢領悟其中的道理。
很赞哦! (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