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 你就成为问题 你在哪個層面解決問題?
你在哪個層面解決問題?
文/子非魚
問題不會在他發生的層面得到解決,
什麽意思呢?你發燒了,服了一劑退燒藥,幾分鐘後燒退了。
但你知道,藥效過了之後,你還會再發燒,因為導致發燒的原因,並沒有被解決,
這個原因可能是炎症,退燒藥只能緩解一時的疼痛,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容易理解,
但現實通常很複雜,有時我們很難搞明白我們解決的是表面問題還是根本問題。
西漢的初期有文景之治,國富民強,
文景之治怎麽來的?一半是靠和匈奴聯姻,換來的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一半是皇帝和大臣們都還不錯,這才有了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承了文景之治,這位雄才偉略的皇帝可不願意和匈奴聯姻,有文景之治的家底做後盾,漢武帝就和匈奴翻臉了,
打仗打的是什麽?錢!沒多久,國庫就打空了,
漢武帝需要錢,怎麽辦?
據記載,(西漢)口賦是徵收7至14歲的少年男女的人頭稅。每童每年20錢,為天子之私收入,武帝時提早至3歲開始納口賦。
每個小孩多交5年人頭稅,漢武帝有錢了,老百姓遭殃了,一些百姓為了逃避人頭稅,不得不把繈褓中的嬰兒溺死,
人心都是肉長的,但不這麽做,全家都得餓死,
漢武帝這麽撈錢的時候,和一般的暴君沒有差別,
想要錢就增加賦稅,簡單直接,但解決不了錢的問題,只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老百姓溺死嬰兒,人口必然下降,耕地的人就會變少,賦稅只會越來越少,漢武帝的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

正確解決缺錢問題的辦法是什麽?
可以學商鞅,重新規劃土地和人口,充分利用閑散資源,
也可以學文帝景帝,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
任何一個層面都比直接加賦高明。
為什麽有的人很忙,卻忙不出成績?因為都是在忙“現象層面”的東西,所做的事根本沒有觸及到根本,當然出不了成績,
前陣子有個詞很火,躬身入局,好像必須入局,才能解決問題,
呵呵,好多人都忙了起來,甲做了乙的事,乙去做丙的事,丙呢?找其他事做!
總之,看起來都很忙,卻都在忙不到點上,
就像發燒的人喝了一劑退燒藥,退燒沒多久,就會再燒起來,
就像漢武帝,為了撈了點錢,大傷元氣,
畢竟,在現象層面得任何折騰,都無法觸及根本。
End
20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