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大臣死前怒喊:我有免死金牌!皇帝:你忘记上面的9个字了吗?
大臣死前怒喊:我有免死金牌!皇帝:你忘记上面的9个字了吗?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鹿鼎记》当中,韦小宝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护送建宁公主到云南与吴三桂的儿子成亲,并带着小弟多隆。在韦小宝的安排下,多隆拿出尚方宝剑要斩吴三桂,吴三桂急忙拿出皇帝御赐的免死金牌,如此才躲过一劫,可见免死金牌有多么重要,尚方宝剑都拿他没办法。
电影的情节是虚构的,但古代的确存在免死金牌,是皇帝赐给那些功勋卓著大臣的礼物,绝对是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厚礼。不同的朝代,免死金牌的叫法也不一样,比如金书铁券、丹书铁券、世券等,其实作用都没有区别,一旦有了它,就相当于多了一道护身符。
有些时候,一块免死金牌并不只是免去大臣一条命,甚至子孙都可以免死。据《辍耕录》记载,吴越王钱镠得到唐昭宗赏赐的金书铁券,上面明确写道:“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也就是说,钱镠本人可免死九次,若是子孙犯下死罪,可以凭借这块铁券活命三回,简直是逆天。
免死金牌有没有可能被大臣造假呢?理论上来说,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实际上并不会。皇帝又不傻,究竟赏赐给了哪些大臣,肯定会有专门的记录,谁也不敢冒着诛九族的罪名伪造免死金牌,除非是脑袋进水了。另外,有些朝代的免死金牌一分为二,一半在大臣家中,另一半留在宫中。

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若是皇帝想让谁死,就算他有一百块免死金牌也活不了,毕竟这东西是皇帝颁发的,最终解释权必然归属于皇帝。有个很诡异的现象,凡是得到免死金牌的文武大臣,下场往往比较惨,能善终者一把手都可以数的过来,几乎相当于催命符。
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后,对昔日跟着自己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十分感激,效仿历代帝王的做法,让人打造很多块免死金牌,分别赏赐给有功之臣。潜台词为:咱待你们不薄吧,以后好好跟咱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千万不要辜负咱对你们的信任啊!
左丞相李善长,很早就投奔到朱元璋帐下,为朱元璋献计献策、殚心竭虑,两人之间亦师亦友,朱元璋出手十分大方,直接赏赐李善长两块免死金牌。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处死,罪名为谋反,而且有近万人因此事牵连脑袋搬家,虽然李善长躲过此劫,但并不说明朱元璋不会对他动手。
十年后,御史写了一份奏折,认为李善长与胡惟庸一案脱不了干系。李善长一族七十余人被处死,欲哭无泪的李善长,临死前怒喊:“陛下,我有您赐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很淡定地回他一句话:“你忘记上面的9个字了吗?”原来,在明朝的免死金牌上面,刻着“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九个字,这一招真狠。
参考资料:《明史·李善长传》、《明太祖实录》
相关文章
- 招魂幡什么时候烧 免死金牌招魂幡
- 柴进为什么上梁山 柴家有免死金牌,为何殷天锡敢打柴进的叔叔,不怕被朝廷问罪吗?
- 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大臣被判处死刑,临死前喊道:我有免死金牌!皇帝:照杀不误
- 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二戰時阿波丸號本有「免死金牌」卻被美軍擊沉,日方表現令人玩味
- 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皇帝赏赐大臣一块免死金牌,大臣拿回家细看后勃然大怒,立即造反
- 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十七位功臣获得李渊钦赐免死金牌:一人被灭门两次,两人成了皇帝
- 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明朝“免死金牌”
- 免死金牌谁拿谁死 古代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为何大多不能善终?原因只有11个字
- 有免死金牌的都死了 将军被赏赐免死金牌,第二天却起兵谋反,结果尴尬了
- 免死金牌什么意思 他是唐朝的名将 因为一块免死金牌而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