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邦大度 一代帝王劉邦,為何從頭到尾在前方戰鬥,就不能在後方指揮嗎?

火烧 2022-01-05 13:48:03 1058
一代帝王劉邦,為何從頭到尾在前方戰鬥,就不能在後方指揮嗎? 劉邦,作為一代開國皇帝,自從斬白蛇起義,到登基後收復各路諸侯王,一輩子都是自己親自帶兵作戰,他為什麼不能坐鎮後方指揮呢?槍杆子里出政權秦朝末
刘邦大度 一代帝王劉邦,為何從頭到尾在前方戰鬥,就不能在後方指揮嗎?

一代帝王劉邦,為何從頭到尾在前方戰鬥,就不能在後方指揮嗎?  

劉邦,作為一代開國皇帝,自從斬白蛇起義,到登基後收復各路諸侯王,一輩子都是自己親自帶兵作戰,他為什麼不能坐鎮後方指揮呢?
槍杆子里出政權
秦朝末年,雖然沒有槍杆子,但是也有紅纓槍、弓弩之類的冷兵器。手上有全副武裝的隊伍,才有可能爭奪江山。
自從秦末農民起義以來,項梁、項羽、黥布、彭越、劉邦,哪個手裡沒有人馬?有人馬才能和別人搶地盤,是吧?只有一個人沒有人馬,他就是韓信,所以處處受人白眼。
劉邦非常清楚這個道理,所以,每當他全軍覆沒時,他都沒有氣餒,而是立刻補充軍隊。蕭何和劉邦配合得相當默契,劉邦在前方打仗,他就在後面徵兵練兵。當初,劉邦入咸陽後,蕭何就得到了秦朝的戶籍資料,有了這,徵兵工作就容易多了。
除了蕭何常為劉邦補充兵源供給,韓信的軍隊也是劉邦的最愛。據《史記》記載,劉邦至少奪了韓信2次軍權,而且每次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韓信個猝不及防。
細細想來,劉邦必須得這樣做。劉邦是漢中王,韓信是大將軍。王在前面和項羽的正規軍打得片甲不留,大將軍手上卻有支軍隊,萬一大將軍突然放水,劉邦這個王和當初的義帝有何區別?因此,就在楚漢爭霸期間,劉邦地位未穩,他根本不敢冒這個險。
剿滅非劉姓王
那麼,漢朝建立後,劉邦登基,他該享福了吧?他還是不敢。
於是,劉邦登基後,便重新開始思考自己現階段的敵人都是誰?對了,就是那些非劉姓諸侯王。你看,他們個個身經百戰,且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如果不迅速剿滅,隨時可以反過來吞噬剛剛立國的劉漢江山。
就說韓信吧,儘管劉邦一直想用武力征服他,然而陳平卻直截了當地懟劉邦:「陛下打得過韓信嗎?」劉邦瞬間就蔫了。
再看黥布怎麼說的:「這天下我就忌憚韓信一人,如今他不在了,我還怕誰?」聽聽,自詡不凡的劉邦在那些昔日武將的眼中,不過就那麼回事,壓根兒就沒把老劉和他那幫沛縣兄弟放在眼裡。
那些諸侯王,一個個不把劉邦放在眼裡,你讓老劉晚上怎麼睡得著覺?沒辦法,只能回到老路子,搶地盤。韓信太強,打不過就騙出來抓住,其他就武力解決。
記得劉邦中箭,打算讓劉盈收拾彭越,呂后立馬一口拒絕:「還是您老親自上陣吧。」你說,他慘不慘,被抬著上了戰場?除了兒子,堂堂大漢天子,竟然找不到一個放心的大將可用?其實,是他不放心,就怕在最後一刻,讓人篡奪了江山。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當初,陳勝一句「帝王將相寧有種乎?」喊出了天下豪傑的心聲:且不說一定要登九五之尊,憑自己本事混個將相、諸侯也不錯。
從陳勝揭竿而起到秦朝覆滅,僅僅歷時3年,這段歷史不過是在向世人證明天命論是假的。
雖說,劉邦給自己整了個斬白蛇起義的傳說,又自詡為赤龍之子,反正就是自己得位正,是天命。普通百姓是好糊弄,那些諸侯王誰會相信?他們只堅信一點,沒有自己的浴血奮戰,便沒有劉邦的今天。
當然,劉邦也不信,因此,他才從頭到尾將兵權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結語
當秦末農民起義推翻了擁有「五百年而霸王出」天命的秦朝後,天下豪傑都清楚只有武裝才能奪取政權。
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山皇帝,非常清楚槍杆子里出政權的道理。無論是與項羽的楚漢爭霸,還是立國後的翦除非劉姓諸侯王,逢戰必親征,其實就是為了將天下武裝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
如此一來,劉氏才能坐穩江山,才能讓民眾重新相信和接受,劉氏得江山乃是天命這一說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