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黄继光式英雄”,19岁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
他被誉为“黄继光式英雄”,19岁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
原标题:他被誉为“黄继光式英雄”,19岁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
安徽南陵县是一个普通的县城,但是这个县有一个家发镇,镇里的老百姓每次提到“家发镇”这个名字,都会给你讲一个人。
这个人叫李家发,这个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也就是今天客栈要给大家讲的一级战斗英雄。
李家发1934年出生在家发镇一个贫穷家庭,虽然他的家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个大户,他还是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等到李家发出生的时候,家道早已中落,他8岁起就给地主家放牛,受尽了地主的打骂。

1948年,他的家里收留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名叫张华,是一位受了重伤的游击队员,刚从解放战场上退下来的。家里为了保护他,就对外宣称张华是他们家的二儿子,说他一直在外挣钱,如今得病了回家养病。
在交往中,张华发现李家发很有上进心,就经常给他讲一些革命的道理,李家发深受鼓舞,对张华说,将来也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上战场。
1951年夏天,解放军在李家发的家乡征兵,他毅然报了名,成为第67军199师595团1连的一名战士,不久就跟着部队入朝参战。
刚到朝鲜不到一周,李家发便成为了同批入伍战士里第一个立功的人。不过,这个功不是在战场,而是救人。
那天,敌机来轰炸,一个朝鲜老大娘的房屋被炸,燃起了熊熊大火。李家发当时正在执行任务,立即跑过去,冲进火海救出了老大娘,然后又扛出粮食,抢出了被子和衣物,而他的眉毛和头发全都烧光了,衣服也全都烧破了,腿部也烧伤了,回到部队便晕死过去。
鉴于他见义勇为,巩固了中朝军民关系,团里给他记了三等功。
第一个三等功过后,李家发很快又收获了第二个三等功。
为了尽快参战,李家发刻苦训练,每天向老兵请教射击要领,没过多久,团里组织300名新兵打靶,每人3发子弹,李家发打了27环,全团第一。团里见他是个好苗子,就把他送到教导队进一步接受训练。结果,毕业考核时,他5发打了50环,又是第一名!
团长见团里出了个神枪手,非常高兴,当即决定再给他记一次三等功,李家发也得到了“神枪手”的美誉。
1953年,李家发随部队参加夏季攻势。团里的任务是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金城地区突破敌人防线,而连队分到的任务是主攻轿岩山,这是突破整个金城防线的突破口,拿不下来,大部队就别想前进一步。
当全连越过敌人第二道铁丝网的时候,却遭遇了敌人的暗堡,猛烈的火舌将全连压得抬不起头,爆破组赶紧组织爆破,牺牲了6名战士后,终于把这个暗堡炸掉了。
可不想,连队刚刚想冲锋,突然上方又出现了一道更猛烈的火舌。原来,还有一座暗堡!李家发毫不犹豫地抱起了炸药包,前去爆破,可不幸的是,这个暗堡的左前方还有一个小暗堡,突然向李家发射击,李家发右脚被打伤,左脚被打穿,身上7处被打伤,顿时昏迷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隆隆的枪炮声将他震醒了,他从腰间拿出手榴弹,用尽力气甩向小暗堡,小暗堡被炸翻,没了动静,然后,他又忍着巨痛,爬到了大暗堡右后方。此时,大暗堡的火力更猛了,团里也发出了总攻的信号弹,可李家发身上已经没有手榴弹了,炸药包也已经被敌人的炮火引爆了,情急之下,李家发想到了黄继光。
他看了看正在被压制的连队,大吼一声:“同志们,冲啊!没时间了,总攻开始了!”说完,他用尽全身力气滚到地堡前,手扶地堡站起来,扑向了火力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机枪……
因李家山的壮烈牺牲,全连很快占领了轿岩山,确保了大部队安全通过。
战斗结束后,为了表彰李家发的英雄壮举,志愿军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式英雄”的荣誉称号。
后来,李家发的家乡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特地申请将他的家乡“泉塘乡”,改名为“家发乡”,也就是今天的“家发镇”。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