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沛县和丰邑什么关系 老沛县历史

火烧 2022-01-08 07:41:07 1040
老沛县历史 1.沛县的悠久历史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龙飞地”之称。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齐、楚、魏

老沛县历史  

1.沛县的悠久历史

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龙飞地”之称。

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齐、楚、魏灭宋,楚得沛地,设县。

秦统一中国后,建沛县,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辖沛县。

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

隋、唐时隶属徐州。

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

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州。明、清时隶属徐州、徐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徐海道,民国37年(1948)11月全境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隶属于冀豫行署湖西专员公署。

1953年1月,隶属于徐州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

2.沛县肉狗的历史典故

秦末沛邑城郊的乌龙潭边,住着一个少年名叫樊哙,以屠狗为业。他用乌龙潭的水冲洗狗肉,再用潭边的井水去煮,狗肉味道异常鲜美,当时就颇负盛名。不久,刘邦从丰乡中阳里村流落到沛邑城,结识了樊哙。刘邦初来乍到,没有正业,除结交邑令衙门的吏役喝酒闲聊外,也常帮樊哙屠狗、晒狗皮、烧火煮肉。

樊哙每天晚上将狗肉煮到一定火候,便焖在锅里,第二天一早捞出,到市上摆摊叫卖。刘邦早年是一名酒徒,喜食狗肉佐饮,但苦于囊中羞涩,往往先到酒店向掌柜的赊一碗酒,然后到樊哙的肉摊上要些狗肉下酒。顾客随后相继而来,樊哙的狗肉便很快销售一空。

刘邦天天来吃狗肉,从来不负分文,天长日久,樊哙便感到不快,但二人是好友,又不好说出有伤情面的话来。樊哙于是心生一计,提前把狗肉煮好,四更天捞出,用担子挑着,乘船过泗水到河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去卖。

刘邦来到市上,东寻西找,不见樊哙的踪影。仔细打听,才知道樊哙的去向,便匆匆寻踪追来。到了泗水河边,不见樊哙,却见河宽、水深、流急,一时又无船渡河,刘邦心急如油煎火撩,便在河边搓脚拧手东张西望起来。忽然他看见一只比簸箕还大的老鼋向岸边游来,刘邦很感惊奇,就戏呼到:“老鼋,你能驮我过河吗?”老鼋点头翘足,随即将身子靠岸,刘邦拔腿跳上鼋背,竟安安稳稳的过了河。

刘邦来到夏阳镇上,看见樊哙正满头大汗地叫卖狗肉,走近摊前一看,狗肉还原封未动呢。刘邦抓起狗肉就吃,顿时顾客蜂拥而至,你称我买,不一会一挑子狗肉卖个精光。樊哙心里很感奇怪。

后来,樊哙得知是老鼋天天驮刘邦过河,心里想,如把那只老鼋捉来钉子杀掉,岂不顶得几条大狗?主意一定,就背着刘邦,带着打狗套索到泗水河边呼唤:“老鼋,刘邦叫你驮他过河。”老鼋游到岸边,樊 哙冷不防将打狗绳索紧紧套住老鼋的脖子,用力拉上岸来,拖回了家。樊哙将老鼋宰掉与狗肉放在一个锅里煮,不料煮熟的狗肉浓香扑鼻,更鲜更美。以后,樊 哙就用鼋汁汤煮狗肉,味道竟然鲜美异常,樊 哙的鼋汁狗肉因而名闻全邑。刘邦知道樊 哙杀了那只老鼋,认为他太不够朋友,做了泗水亭长后,借故把樊 哙的屠刀没收了。樊哙卖肉无刀,只好用手撕碎狗肉去卖,说也怪,用手撕的狗肉反而别具一番风味。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宴请乡亲,以狗肉作饮,酒酣,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今守四方!”沛县狗肉伴随《大风歌》名扬四海。所以直到现在,沛县狗肉还是采用当初樊 哙老鼋汤煮肉的做法,卖肉也还保留着不用刀切用手撕的老习惯。这就是沛县狗肉为什么称樊 氏狗肉、鼋汁狗肉的来历。

3.丰县都有什么历史

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古称凤城,相传远古时期曾经有凤凰落于此地而名;更因是汉高祖刘邦故乡,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誉。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下辖14个镇1林场,总人口115万,主城区常住人口26万,城区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

古谚云:“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华夏大地,自轩辕黄帝以来,统制天下,分封万国。

《易》称“万国咸宁”,此时尚未 分州。帝喾创设九州,徐州即为其中之一,此时丰地隶属于徐州,皆属东夷之地。

尧使禹治水,九州攸同,丰仍为徐州之域;虞、夏、商沿袭。 周朝并徐州于青州;丰此时随之隶于青州。

春秋时期属宋,为宋王偃的都所。《左传》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宋国大乱,群公子奔萧;宋桓公立,封萧叔大心于萧,此时丰为其支封。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齐、楚、魏共伐宋;宋康王逃走,死于温地,丰县遂属楚。 秦灭楚统一六国,分封郡县,丰始为县,隶楚郡;复以丰隶泗水郡。

西汉、东汉时期,丰县隶属豫州沛郡、沛国。 魏武帝恢复徐州,治所彭城,统辖七个郡国。

明帝景初二年(238),分沛国、萧、相等10县为汝阴郡;把杼秋、公丘、彭城、丰、广戚五县划归沛王国。 晋朝,隶属关系同汉代。

南北朝时期,宋改丰县隶属北济阴郡;北魏沿袭。北齐,改隶永昌郡。

北周时隶总府。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除郡制,改为州制,州统辖县。

大业三年(607)恢复彭城郡,统辖 11 个县,丰县隶属彭城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隶徐州;贞观元年(627)设置 15 道,徐州统辖7县,隶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徐州改为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彭城郡又改为徐州;贞元十六年(800),徐州改为武宁军,以 节度使镇守;咸通十一年(870),恢复徐州;不久,徐州改为感化军;从武德元年至咸通十一年(618-870),丰县皆隶属徐州。

五代梁时,丰县隶属沿袭唐代,隶属徐州;后晋时,徐州又改为武宁军;后周时,恢复为徐州。从梁至后周,丰县皆隶属徐州。

宋代太祖建隆元年(960),徐州改为武宁军,不久恢复为徐州,统辖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隶属京东西路;绍兴元年( 1131),徐州为金占领,又为武宁军,统辖彭城、萧、丰三县,隶属山东西路。 金代、辽代,丰县均属(徐州)武宁军。

元代至元元年(1264),徐州统辖永固、彭城、萧三县;丰县隶属东平府。后,丰县隶属济宁路;至元二年(1265)。

沛县并入丰县属济州;三年(1266),丰县、沛县析置;八年(1271),丰县隶归德府;至正八年(1348),又改隶徐州。 明代洪武元年(1368),徐州为张士诚占领。

明太祖朱元璋兵下,淮安、徐州、邳州皆归附朱元璋,此时,丰县亦归附。初,丰县隶属中立府,即凤阳府。

洪武八年(1375),丰县隶徐州,改为南直隶。 清代,丰县隶属徐州,与铜山、邳、睢宁、宿迁、砀、沛、萧七县合称八属。

民国元年-2年(1912-1913)冬,由中华民国南京革命政府委派县知事,丰县隶属徐州;2年冬-5 年(1913-1916),张勋在徐州恢复清朝帝制,委派县长,丰县隶属徐州; 5-15 年(1916-1926)军阀割据时期,丰县隶属徐州。 民国15-27年(1926-1938)5月,丰县隶属国民党徐州专署。

民国27年5月17日-34年(1938-1945)秋,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 间,境内有三个性质不同的县级政权同时存在:(一)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撤出县城,偏安乡下,仍隶徐州;(二)民国27年底-34年(1938- 1945)秋,日伪丰县政府隶日伪淮海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29年(1940)6月-11月隶属苏鲁豫区行置,29 年12月-31年10月(1940.12-1942.10)改隶山东省湖西地区行署,31年10月-33年6月(1942.10-1944.6)改隶冀鲁豫六行署,33年6月-34年8月(1944.6-1945.8)改隶冀鲁豫十一行署。 民国34年9月-37年11月(1945.9-1948.11),丰县境内县级政权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华砀县人民政府,民国34年 8月-35年3月(1945.8-1946.3)隶属苏北办事处;35年(1946)3月苏北办事处撤销,改隶冀鲁豫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至1949 年8月;36年(1947)11月撤销华砀县;1949年8-9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台枣专署;(二)此间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隶属徐州行政专 署。

1949年9月-1950年5月,丰县和华山县仍隶属于山东省台枣专署;1950-1953年1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滕县专署;1953年1月丰县 划归江苏省徐州专署;华山县撤销;1953-1982年,丰县人民政府隶属江苏省徐州专署;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徐州专署撤销,丰县人民政府 隶属徐州市人民政府,迄今。

4.徐州有哪些悠久历史

徐州有哪些悠久历史

1、徐州是如下开国皇帝的故乡-------大汉皇帝刘邦和南唐烈祖李弁和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

2、徐州是如下开国皇帝的祖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风阳人)太平天国洪秀全(广东花县人)东汉刘秀、三国刘备、十六国刘渊、南朝刘裕的祖籍(以上全部入国家正史,比如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庞大的寻亲团到徐州认祖,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是沛人)

3、徐州是大彭国和西楚霸王项羽的国都。

4、徐州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张道陵徐州人,中国道教始祖

5、徐州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是建立第一个中国佛教寺院的地方(龙华寺)法显和尚是中国第一个取经人(中国三大教徐州占两个)

6、徐州是中国气功和烹饪的发源地(彭祖是厨师和气功师的祖师)

7、徐州的孩子中文的方面代表人物有------是中国古文经学派发源地(刘歆著《七略》)是刘安《淮南子》写作地、是“四言长篇之祖”韦孟、是《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刘知己)刘禹锡、刘伶(竹林七贤)陈师道、张竹坡是状元李蟠,京畿重臣李卫、,“博通五经,兼明星纬” 姜肱以及杨守谦的故乡。

8、徐州的孩子中武的方面代表人物有-----赞侯萧何、平阳侯曹参、汝阴侯夏侯婴、汾阴侯周昌、高景侯周成、绰侯周勃、舞阳侯樊哈、安国侯王陵、江东第一谋士张昭临、肥水之战的刘牢之、唐末起义首领庞勋、南宋抗金英雄赵立、抗清的阎尔梅、万寿棋。

9、在是普遍流传的诗文中-------九里山前作战场(九里山)遍插茱萸少一人(贾汪大洞山)牧童遥指杏花村(丰县朱陈村)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云龙山)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黄茅冈)的详细记载都是他的身影。

10、中国每次的改朝换代和革命爆发的全国性战争。都有徐州矫健的身影!-----是寒卒之乱、楚汉战争、芝麻李起义、三让徐州、张勋复辟、徐州保卫战(血战台儿庄)、淮海战役的发生地。

我们可怜的徐州有什么啊?原来他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5.沛县的名人

刘邦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为小名),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

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

樊哙樊哙(前242—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

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为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是一位大汉名将。

封舞阳侯,谥武侯。另有,四川宣汉县樊哙镇。

周勃周勃(?~前169),中国秦末汉初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

少时家贫。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跟随刘邦起兵,三年后,被赐威武侯,继升将军。

周亚夫周亚夫(?—前143),沛县(今属江苏)人。周勃之子。

西汉文景时期的名将。王陵王陵(?—前181),汉初大臣。

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归刘邦。

从定天下。以功封安国侯,官至右丞相。

因反对吕后封请吕为王,罢相,改任太傅,病死。一说以宾客从刘邦起兵,并随刘邦入武关,又随入汉中。

楚汉战争中,守丰,后封雍侯。汉朝建立,改封安国侯。

周昌周昌(?-前192)西汉大臣,刘邦同乡,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时为泗水卒史。

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

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托病不朝。刘向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曹参曹参(音cān,?—前190年),字敬伯,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秦二世元年(前209),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

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史载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后,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高祖六年(前201年),赐爵平阳侯,食邑平阳一万六百三十户。孝惠帝元年(前194),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

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稀、英布。在齐时采用盖公的黄老之术,百姓安定,称为坚相。

惠帝二年(前193年),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萧规曹随”传为历史佳话。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谥为懿侯。

张贞观张贞观,明诗文家。字惟诚,号惺宇,沛县人。

万历元年(1573)举人,十一年进士。历任益都知县、兵部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礼部都给事中。

因直言忤旨除名。青衣步出都门。

天启中追赠太常寺卿。《明史》有其传。

著有《掖垣谏草》、《野心堂集》等。 胡玫胡玫,祖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958年生于北京。

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高希希等同为著名的第五代导演,现任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优秀女性导演之一,她追求个性化的视听语言、独特的视角、悠缓的叙事风格,使她游刃于艺术与现实之间。

胡德风胡德风(1926—2007),著名指挥家。江苏沛县人,自幼酷爱艺术。

1939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115师战士剧社演员,解放军华东军区文工团创作员、演出队队长。后任随军文艺记者和文工团长等职,排演过《白毛女》、《王秀鸾》等歌剧。

期间参加了莒县战斗、泗州战斗和鲁南战役,立一等功。1949年后任解放军福建省文工团副团长。

1951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并派赴朝鲜和苏联学习指挥。后历任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音乐队队长、指挥、副团长,团长、总政治部歌舞团艺术指导、顾问。

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 张涵信张涵信(1936- ),动力学家。

江苏沛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

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首次提出了判定三维流动分离的数学条件,并证明实际流动的分离线是极限流线,且周围的极限流线向它会聚,仅在边界层方程描述流动的情况下,分离线才可能是极限流线的包络;发现了三阶色散项和差分解在激波处出现波动的联系;提出了建立高分辨率差分格式的物理构思,并建立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NND)差分算法。

建立了云粒子侵蚀和真实气体实验模拟的相似准则。为航天飞行器研制了大量。

6.历史上哪个皇帝是老三

汉高祖刘邦,刘邦排行为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刘伯、二哥刘仲;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刘交;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唐玄宗李隆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7.荣氏家族历史

在荣姓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出现了三位关键人物。

正是这三位先哲,支撑起 荣氏源流的历史框架。 第一位荣公。

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封姬霞公爵,食采于河南荣錡涧,称荣 公。荣公及其后裔虽为荣氏但仍为姬姓。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第二位荣叔。

荣叔是荣公后裔,当然是荣氏姬姓,其被周王赐上谷大夫。周 庄王四年,荣叔奉周王命使鲁,获赐汶阳之地,遂迁居山东汶上。

荣叔后裔皆为 荣姓,如荣黄、荣驾鹅、荣启期、荣旗等。 荣公是荣氏第一人,荣叔是荣姓第一人。

然而秦汉以来,姓与氏的区别逐渐 模糊,到司马迁作史记的时候,姓和氏已经完全等同了。所以我们才可以说,荣 公是我们的得姓始祖。

《春秋》记载经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周庄王四年,鲁国君主姬允 去世,姬同继位。

周庄王命荣叔赴鲁国追赐姬允谥号“桓公”。这一年为鲁庄公 元年,荣叔获赐汶阳之地,遂定居山东汶上。

嗣后世代繁衍,名人辈出。春秋时 期著名学者荣启期和孔子弟子荣旗皆为荣叔后人。

荣启期,字昌伯。生于周定王 12 年(公元前 595 年),卒于周敬王 20 年(前 500 年),是春秋时期著名学者。

荣启期“值衰世季末,王道颓凌,遂隐居穷处, 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据《孔子家语》、《列子天瑞篇》等记载:孔子 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所以 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 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死者 人之终,处常待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

缘时代局限, 所说虽不尽合理,然三乐名言备受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推崇 另外,南京博物院现存有南朝模印砖画《荣启期与竹林七贤》,陕西省博物 馆存有唐代铜镜《启期答孔子问》,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 此也是荣氏堂号“三乐社”之由来。

荣启期之后,荣旗是荣氏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荣旗字子祺,生于周景王 三年(前 542 年),卒于周元王六年(前 470 年),终年 73 岁,葬于昙山厌次岭 (今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

子祺先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直接得到孔子的 教诲和传授,对《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的编辑修订做了大量工作, 共同维护儒家学说不至遗失,名列圣人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中。老年秉持公正之心,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持守正道,存心养性,以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

汉章帝元 和二年(公元 85 年)下诏命绘像于太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追封 雩娄伯,并配享孔庙,牌位列东庑第二十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加 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 年)追称先贤荣子;清康熙皇帝下圣旨“钦 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徭”;同治年间兖州地方官员将荣氏三乐社与孔子、孟子后裔圣泽、亚圣社号并列。 荣子获赠最高爵位为侯爵,大中祥符二年五月被封厌次侯,这是华夏荣氏的 莫大荣耀。

以济州任城荣宗范为首的荣氏先贤,以荣子封侯为契机,以荣旗为第 一世祖,启动了荣姓世系的征考,这也就是肇修荣氏宗谱的发端。 由于历史跨度太大,肇修宗谱的艰难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学识渊博,威望极 高的人担纲,是不可能完成的。

直到荣諲公举进士担任集贤殿修撰秘书监,荣氏 宗亲的愿望才得以最终实现。这是荣氏最早的一部宗谱,使得荣氏世系得以一辈 辈衔接下来。

所以荣諲公算得上荣氏家族历史上第三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荣氏家史得以流 传下来的关键人物。他首次修撰荣氏宗谱,确认荣氏出自荣公:“荣氏出自荣公, 周封公于荣,因以为氏”。

确立启期公为荣氏鼻祖,子祺公为第一始祖,“荣氏今 修家乘则叙自启期老为鼻祖,以嗣出孔子弟子、国朝加封厌次侯、先贤子祺为第 一始祖”。 《宋史·列传》有荣諲传:荣諲,字仲思,济州任城人。

父宗范,知信州铅 山县。诏罢县募民采铜,民散为盗,宗范请复如故。

真宗嘉异,擢提点江、浙诸 路银铜坑冶,历官九年。 諲举进士,至盐铁判官。

晋州产矾,京城大豪岁输铁五万缗,颛其利,諲请 榷于官,自是数入四倍。为广东转运使。

广有板步古河路绝险,林箐瘴毒。諲开 真阳峡,至洸口古径,作栈道七十间抵清远,趋广州,遂为夷涂。

复入为开封府判官。太康民事浮屠法,相聚祈禳,号“白衣会”,县捕数十 人送府。

尹贾黯疑为妖,请杀其为首者而流其余,諲持不从,各具议上之。中书 是諲议,但流其首而杖余人。

加直史馆、知澶州。改京东转运使。

沛县和丰邑什么关系 老沛县历史

莱阳产银砂, 民有私采者,事露,安抚使欲论以劫盗。諲曰:“山泽之利,人得有之,所盗者 岂民财耶?”贷免甚众。

又使成都府路,召为户部副使,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 以疾故,徙舒州,未至而卒。

累官秘书监,年六十五。 本(徙居左家营) 尚义——衍淮——清逸(徙居汶上白石镇) —衍汶——意诚(徙居汶上东皋村) 荣子后裔迁徙考 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使得人们对外交流很少,包括迁徙。

由于战乱、灾荒、落后的医疗,人口增长缓慢,居住地。

8.求秦末汉初的历史

嬴政巡游沙丘,死前赐玺书给正在上郡(延安)监军的长子扶苏,令其回咸阳主持葬礼。但玺书被玩弄阴谋的中车府令赵高扣压。赵控制始皇幼子胡亥,威胁利诱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又矫诏捏造罪名赐死扶苏。胡亥生性残暴昏庸,强令许多宫人殉死,又把许多工匠闭死于墓道之中。 胡亥即位,任用赵高为郎中令,诛杀蒙毅等大臣及秦宗室公子公主。恐自已为天下所轻,也东出巡游,立碑刻石。为增强都城军备,征材士(强弩射手)5万人屯咸阳,又加供他游猎用的狗马禽兽,咸阳因而粮草不足,下令调各地粮食刍藁,转输服役者自带干粮,咸阳周围300里以内田地所产粮谷不得擅自食用。以至“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赋税增加到超过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 秦末农民起义

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蕲县(今安徽宿州南)。当义军进据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馀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取魏地。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挚友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在项梁死后,项羽决定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这是公元前206年的事情。 汉朝疆域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称皇帝,定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虽然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才称皇帝,但因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时,为了与秦朝灭亡时间相接,则从公元前207年12月汉高祖刘邦灭掉秦国算起,并以农历汉高祖元年十月为汉太祖元年的首月。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陈豨、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此时,由于历经多年动乱,国力较弱,而汉高祖刘邦在攻打匈奴时,曾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即白登之围事件,从此以后,汉朝采用和亲政策,以婚姻和财宝换取帝国和平,于是,汉朝初期并没有什么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9.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是怎么记录下来的

各朝各代都有史官,对皇帝和重要大臣的重大经历和民间评说、传说会记载下来。也有些不是通过史官而是通过民间口口相传而记录的,这些称为野史。

中国十大史官:

第一名:司马迁,编撰《史记》

第二名:班固,编撰《汉书》

第三名:陈寿,编撰《三国志》

第四名:司马光,及其门客编撰《资治通鉴》

第五名:孔子著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第六名:欧阳修《新唐书》(宋·欧阳修)

第七名:刘向 《战国策》

第八名:陈寿 《三国志》,(晋·陈寿)

第九名:张廷玉 《明史》(清·张廷玉等)

第十名:纪晓岚 《四库全书提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