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天地的解释 別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別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別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
[別有天地]成語解釋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别有天地的解释 別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http://img.zhputi.com/uploads/4066/4066da6619d410ed148b9869bd70d45f84139.jpg)
[別有天地]成語出處
唐·李白《答山中人》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別有天地]成語造句
小舟沿溪流蕩去,盡頭竟與一湖泊相通,水面開闊,碧波粼粼,別有天地。
[別有天地]成語故事
李白,字太白,自號背蓮居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祖籍是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因罪遷居西域,出生在碎葉(今獨立國協境內),在綿州(今四川綿陽)的青蓮鄉長大。
李白年輕的時候,愛好劍術,輕財仗義,善於作詩。25歲那年,他身佩寶劍,辭別親人,離開故鄉,出外遠遊。幾年間,漫遊了現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的許多地方。他才能出眾,抱負遠大,渴望參加政治活動,但是在黑暗的官場裡,他光明磊落的胸懷和正直不屈的性格是不受歡迎的,所以十多年沒有結果。
四十一歲那一年,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見,他的才能在京中轟動一時。但當時的唐玄宗是個一心追求享樂的“太平天子”,國家政務操縱在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手中。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個歌功頌德的御用文人。但李白性情孤傲,在皇帝和權貴面前沒有絲毫媚態,因而遭到高力士等人的誹謗,逐漸不受唐玄宗信任。
當李白看清唐玄宗確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之後,他擔心會因小人的誹謗而遭禍害,就自動要求離開朝廷。在長安的三年生活中,他認清了現實的黑暗和統治者的腐敗,寫出了許多有深刻思想內容的詩篇。
離開長安之後,李白又開始了十年的漫遊生活。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屢遭挫折,他產生了求仙訪道的想法,希望擺脫醜惡的現實追求美好生活。《山中問答》就是他寫的一首追求美好境界的詩,詩意是這樣的:有人問我為什么棲宿在碧山,我微笑著沒有回答,心中自在悠閒。且看那桃花隨著流水自由自在地飄向遠方,這裡另有一種境界,不同於黑暗、污濁的人間。
[別有天地]百科解釋
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更多→ 別有天地
[別有天地]近義詞
別有洞天 別有人間 引人入勝 流連忘返[別有天地]反義詞
索然寡味[別有天地]相關成語
一敗塗地 不食之地 別作良圖 別具一格 別出手眼 別出機杼[別有天地]成語接龍
別有天地 地動山搖 搖唇鼓舌 舌敝唇枯 枯樹開花 花樣翻新 查看更多[別有天地]英文翻譯
an altogther different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