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濡目染的成语 成语: 耳染目濡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2-01-05 22:43:29 1045
成语: 耳染目濡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耳染目濡 成语简解 编号: 4152成语: 耳染目濡注音: ㄦˇ ㄖㄢˇ ㄇㄨˋ ㄖㄨˊ汉语拼音: ěr rǎ mù rú参考词语: 耳濡目染释

成语: 耳染目濡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耳染目濡 成语简解 编号: 4152成语: 耳染目濡注音: ㄦˇ ㄖㄢˇ ㄇㄨˋ ㄖㄨˊ汉语拼音: ěr rǎn mù rú参考词语: 耳濡目染释义: 义参「耳濡目染」。见「耳濡目染」条。Emoji符号: 濡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耳染目濡”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耳濡目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时,虔州长史房启因病去世,文学家韩愈为他撰写墓志铭,讲述他生前的种种事蹟。房启的身世显赫,曾祖父与祖父都做过宰相,父亲也担任过祕书少监等职务。韩愈说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受到父祖辈的影响,听熟了、看惯了应有的做人处世态度,而养成高尚的品行与才能。后来「耳濡目染」这句成语就从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变而出,形容经常听到、看到而深受影响。典源: 此处所列为「耳濡目染」之典源,提供参考。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据《全唐文.卷五六三.韩愈》引)公讳启,字某,河南人。其大王父融,王父琯,仍父子为宰相。融相天后,事远不大传。琯相元宗、肃宗,处艰难中,与道进退,薨赠太尉,流声于兹。父乘,仕至祕书少监,赠太子詹事。公胚胎前光1>,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擩2>耳染,不学以能。始为凤翔府3>参军4>,尚少,人吏迎观望见,咸曰:「真房太尉5>家子孙也。」不敢弄以事6>,转同州7>澄城丞8>。益自饰理,同官惮伏9>。 〔注解〕 (1)胚胎前光︰指生命孕育时,已受荫前人之光。 (2)擩:音ㄖㄨˋ,习染、感染。 (3)凤翔府:地约当今陕西省凤翔县。为周王畿地,汉时为右扶风,北魏时置岐州,唐改为凤翔府,后世因之,民国始废。 (4)参军:东汉始置,掌参谋军务。至隋唐时兼为郡官。 (5)房太尉:此指房启的祖父房琯。太尉,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后世多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始废。 (6)不敢弄以事:不敢夸耀自己的本事。 (7)同州:地约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魏时置华州,西魏时改为同州,后世沿置,至民国始废。 (8)澄城丞:澄城县官。澄城,地约在今陕西省境内,北魏始置县,后世沿置,清时属同州府。丞,古代辅佐帝王或正官的官吏。 (9)惮伏:畏惧服从。惮,音ㄉㄢˋ。书证: 01.《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贵的久了,后边生出来的儿孙,一来也是秉赋了那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成语接龙

“濡”字开头的成语

濡沫涸辙

“耳”字结尾的成语

忠言逆耳如雷贯耳交头接耳秋风过耳如风过耳盗钟掩耳东风射马耳面红过耳飘风过耳飘风吹马耳窃铃掩耳东风马耳如雷在耳风过耳风吹过耳命面提耳如雷灌耳窃钟掩耳

“耳”字开头的成语

什么濡目染的成语 成语: 耳染目濡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耳濡目染耳提面命耳目一新耳鬓厮磨耳熟能详耳边风耳旁风耳目更新耳目濡染耳红面赤耳闻不如眼见耳染目濡耳目新

“濡”字结尾的成语

以沫相濡目染耳濡耳染目濡沫相濡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耳染目濡。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耳染目濡”分成的单字详解:

耳, 染, 目, 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