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不起 道风百年:香港道教与道观简介
道风百年:香港道教与道观简介
《道风百年:香港道教与道观》(ISBN 9629880954)是首部全面记录香港道教历史发展的图文专集,由游子安主编,李宏之、梁德华副主编,2002年蓬瀛仙馆道教文化资料库和利文出版社联合出版。书名「道风百年」取「道门玄风」「弘传于香港之百年」之意。本书入选2002香港书展「名家推介」三十本好书之一。
目录
1序言2目录3评价4注释序言
《道风百年》,所言「道风」者,道门玄风也。所言「百年」者,弘传于香港之百年也。中国道教已有四千七百年的历史,但香港之有道教全赖粤广地区的传入。香港地处大陆之东南隅,临江频海,远离中原,既无名山洞府,又少繁茂人烟,直至百年以前,由于历史原因,香港才繁荣起来,于是道教才在乡祠庙宇的基础上逐渐兴旺发达,并且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香港道教百年来无论在道教组织、道观建筑、人员构成、制度清规、科仪仪范或者入世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现代特色。
中国道教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香港道教在近百年中,既保存了传统的清静修炼的宗旨,又与本地广大居民保持密切联系,竭尽全力,竭尽所能,弘扬中华文化,满足民众信仰需要,打醮行斋,福利存亡,兴学育才,护老培幼,功德人群,并在艰难困顿时期为百姓赠医施药、赠粥派米,捐助水火之灾,参与社会服务,发挥着中华文化凝聚民众的功能。
众所周知,中国道教在近百年中,经受了天灾人祸的接连磨难。香港道教在百年中,因其特殊条件接纳了许弓来自大陆本土的高道大德,继续在港修道弘法。他们对于香港道教之传承与发展贡献卓著,他们也为保护中华道教文化遗产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香港道教以其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支援中国道教复兴局面的出现,其事有目共睹。
近百年来,华人先后渡洋出海谋生者众多。香港道教贤哲也早就借助本地特殊境,应海外华人之要求,赴东南亚,包括越南、泰国、马来亚及新加坡等地建立道坛道堂,为海外华人道教信仰服务。二战以后,部份道长还移鹤外洋,振杖欧美。时至今日,香港道教更有在外国建观弘道,密切与外国道教界、学术界人士交流,甚至运用音乐、艺术乃至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向世界弘扬道教真谛,从而成为中国道教对外传播中心之一。
「道无形相,要藉人弘」。香港道教之前贤们为香港道教和中国道教作出了不可磨灭之功勋。但是,道门向以谦虚为怀,「道不言道,道不外传」。因此,大量可歌可泣之史实均湮没于时光流逝之中,难以激励道门后学。这不能不认为是今日之遗憾。为此,道教文化资料库、利文出版社及学者游子安博士,弘愿遍觅雪泥鸿爪,尽求片羽吉光,将香港道教百年的历史进程,编成此图文并茂的专集《道风百年》,以飨读者。
太上《道德经》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部大型图文集中的每座道观,每件史蹟,所记载的每位前贤高道大德乃至于许多隐姓埋名的道长,均为这一千古不朽圣训的印证。
愿香港道风在新的百年中更加弘大。

愿香港道教为香港,为中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教文化资料库 利文出版社
目录
序言 上篇 香海流云 ── 香港道教的源、流、变 第一章 承先启后薪火相传 ── 粤港澳道脉源流 中国近世道教的发展 香港道堂的脉源 百年香港道堂素描 澳门道教脉络 香港宫观对中国文化的特殊作用 第二章 多神崇拜入民间 ── 香港道教信仰实态 普遍崇祀的神祇 道教与民间信仰 道教节日与民间习俗 斋醮科仪 扶乩传承 第三章 博施济众兴学育才 ── 道堂善业与香港社会 从个人潜修到向社会开放 道堂善业 社会服务分类 服务多元及植根社会 生活道教 第四章 弘道阐教文艺荟萃 ── 香港道教文化和艺术 百世劝人以书 大道网中寻 道教学术化 艺与道的交汇 咫尺山林 第五章道风流播百载增辉──香港道教发展的里程碑 香港道教联合会的成立 中港道教界互访交流及协助内地兴建、重修宫观 香港道教节 道堂兴香港大事回顾 香海留痕的道教团体 下篇 仙踪道迹 ── 香港道教宫观巡礼 鸣谢 编后语评价
文化评论人梁文道:
又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书,也同时有助于认识的社会生活百年来演变,但它的范围放在香港,主题则是最地道的中国宗教-----道教。这部书可说是香港道教的大百科,上篇除了简介道教的源流、祭祀科仪和艺术文化之外,还扼要地把香港道教的发展和社会服务(如办学、善堂、诊所)作了一番扫描,构成了相当完整的参考资料。数个月前,育我成人的外祖父仙游。老人家病重期间,亲友们在病房外聚谈,为他拼凑出一幅大家都未曾完整掌握的传奇生平。原来抗战期间,外祖父是道教「世界红卍字会」西安方面的领导人物之一,救护灾民无数。难怪我对这个名号有一番熟悉感,大概是儿时在老人偶尔的怀旧谈话中记下了片段。近日翻看这本《道风百年》,意外地看到「世界红卍字会」在香港的道院,而且是总会所在。我想这是一种妙缘,必将择日往访,权作隔世追思。其实香港这个地方不知有多少人都和道教有自己也未必知道的缘份,看看这本书,或许可以理出头绪 [1]。 ↑节录自联合出版集团香港书展之宣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