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
-
毛主席论如何“带节奏”
文章围绕毛主席如何通过群众路线和宣传工作带节奏,强调党性原则与群众结合,通过报纸传播政策,提升群众觉悟,推动工作落实。
群众路线 土地改革 宣传工作 党性原则 毛主席带节奏 报纸作用 -
温铁军:如果要是城市化率真的超过50%,中国危矣
温铁军指出城市化率超50%将危及中国,分析金融全球化成本转嫁及土地改革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强调东亚社会通过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稳态结构,对比印度等国家土改失败案例。
土地改革 温铁军 金融全球化 东亚社会 中国危矣 城市化率 -
胡新民:毛泽东为何提倡大寨精神
文章探讨毛泽东倡导大寨精神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分析土地改革、农村组织建设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突出其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 农村发展 土地改革 大寨精神 农业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
货币大决战之——运筹
文章讲述了解放区通过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增强经济基础,最终在货币战争中战胜国民党法币与金圆券的过程,突出运筹策略与农民力量的关键作用。
土地改革 货币战争 解放区经济 农民参军 支前运动 国民党法币 -
在土地调整中,形成团结的村集体
文章探讨土地调整中村集体如何通过团结村民实现土地权利激活与集体能动性发挥,强调土地制度改革需为村集体留出实践空间,以促进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集体发展。
农村发展 土地改革 土地调整 公共品供给 村集体 集体权利 -
1845与1876,一场灾荒连着另一场灾荒
文章讲述1845与1876年爱尔兰马铃薯灾荒与英国殖民历史,分析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以及爱尔兰农民在殖民压迫下的生存困境。
土地改革 粮食危机 农民生存 英国殖民 马铃薯灾荒 爱尔兰历史 -
《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 近代乡村革命
文章探讨近代中国乡村革命的背景与影响,分析农民起义与土地改革如何推动社会变革,揭示乡村贫困与经济落后的原因,强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
土地改革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 农民起义 农民贫困 近代乡村革命 -
土地准私有化!谁人叫好谁人哀愁
土地准私有化引发广泛讨论,非农建设用地不再必须国有,可能影响土地使用权转让。文章分析土地私有化对城乡差距、房价及农村发展的影响,指出资本与行政力量的主导地位。
土地改革 土地私有化影响 城乡差距 房地产资本 土地准私有化 非农建设用地 -
《毛泽东大传》第230-231章(第六卷 五洋捉鳖)
本文节选自《毛泽东大传》第230-231章,内容涉及西昌战役进展及毛泽东关于富农政策的指示,强调土地改革中不动富农的策略,同时探讨治国之道与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土地改革 富农政策 毛泽东大传 五洋捉鳖 西昌战役 第六卷 -
叙利亚共产党的发言 | 第19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叙利亚共产党在第19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发言,回顾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强调社会主义阵营建设及叙利亚土地改革等社会进步措施。
十月革命影响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阵营 民族解放运动 第19次国际会议 叙利亚共产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