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
陈世清:终结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话语权(四十七)——通货膨胀的根源与治理通胀的根本:评李稻葵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模式(三)
文章分析李稻葵对通胀的成因与对策,指出其理论局限,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性,提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
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 李稻葵 陈世清 通胀根源 治理通胀 -
余永定: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发生本质性变化
余永定指出中国经济已发生本质变化,从高增长低通胀转向通缩区间,信托业高速发展难以持续,面临更高风险,需警惕通缩及金融环境变化。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余永定分析 通缩风险 中国经济变化 信托业发展 -
卢麒元:经济政策不能再胡闹了
文章批评当前经济政策的不当,指出定向降准无法解决融资难题,强调去杠杆和调结构的重要性,呼吁停止胡闹政策,回归市场规律,防止经济崩溃。
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 去杠杆 调结构 定向降准 -
钮文新:不同意吴敬琏观点
钮文新反驳吴敬琏关于房价上涨是超发货币结果的观点,引用《金融的本质》强调房地产泡沫由金融监管和政策漏洞导致,而非货币政策,同时分析中国房地产问题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
货币政策 吴敬琏 房地产泡沫 钮文新 房价 金融本质 -
中国金融实际是CPI本位制
文章分析中国金融体系实质为CPI本位制,强调央行通过维持CPI与货币固定比价来控制通胀。指出CPI无法全面反映货币购买力,尤其忽视股票、工业品等资产价值变化,同时认为中国CPI上涨反映劳动力价值提升,非传统通胀。
货币政策 中国金融 通胀问题 货币购买力 劳动力价格 CPI本位制 -
时寒冰:定向降准背后的纠结
文章分析定向降准政策背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涉及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债务危机等多重挑战,探讨政策选择的艰难与未来经济走向。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金融风险 策略分析 焦虑 定向降准 -
热钱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本文分析热钱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探讨热钱通过贸易和非贸易渠道流入,引发通货膨胀与金融风险,强调外汇监管与政策应对的重要性。
金融安全 货币政策 外汇管理 影响分析 热钱流入 投机资金 -
钮文新:制止金融“休克”
钮文新指出中国金融正面临休克风险,金融无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主要因货币政策失误与国际收支失衡导致。热钱流入、利率高企、货币锁长放短等问题加剧金融扭曲,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双双受阻,需立即采取措施制止金融休克。
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 防范风险 金融休克 金融扭曲 -
馨月:中国经济的危机布局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危机,包括高外储、房地产泡沫及货币政策失衡,指出当前微调政策不足,建议中调策略以稳定经济。同时揭示美元体系下中国被动局面,强调资本账户开放风险及人民币国际化挑战。
货币政策 房地产泡沫 外汇储备 中国经济危机 币值失衡 资本账户 -
东方互动:通缩风险挥之不去 经改随时陷入两难
文章分析中国当前通缩风险及经济改革面临的两难局面,指出CPI温和与PPI持续下跌的矛盾,强调政策平衡与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同时提及房地产、地方债务等潜在风险。
货币政策 经济改革 通缩风险 通胀控制 地方债务 结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