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
-
无法的时代与有法的现实
文章回顾延安时期与建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对比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探讨无法时代与有法现实的差异,强调工业化与社会制度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延安时期 工业化进程 社会制度对比 建国发展 无法时代 法制现实 -
继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维持新民主主义秩序”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文章强调继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维持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本质区别,指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是错误的,应通过革命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同时分析农民阶级的落后问题及工业化对革命进程的影响。
工人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工业化进程 农民阶级 维持新民主主义秩序 -
毛泽东时代工人没有剥削农民,而是帮助了农民
文章指出毛泽东时代工业发展极大支持农业,通过水库建设、化肥生产、机械化设备等促进粮食增产,反驳了传统认为农业支持工业的观点。
农业发展 毛泽东时代 工业化进程 工农关系 工业帮助农业 工业支持农业 -
杨帆: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文章分析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涵盖历史发展、工业化进程、社会主义政策及经济增长,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比,揭示中国崛起的关键因素与成就。
经济增长 中国崛起 工业化进程 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政策 阶段分析 -
大陆1966--1975的建设成就
1966-1975年中国在对外开放、石油工业、铁路建设、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化进程 1966-1975建设成就 对外开放新格局 石油工业体系 铁路系统完善 农业发展成果 -
温铁军:改革30年,从100多年前谈起
文章探讨中国三农问题与改革30年历程,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发展困境,结合工业化进程与历史背景,揭示中国农村改革的真实经验与挑战。
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 中国发展 工业化进程 温铁军分析 -
关于低工资的社会学思考
文章探讨低工资现象的社会学背景,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低工资与高利润的关系并非必然,强调应反思发展代价与劳动者权益的平衡。
社会学分析 工业化进程 工资水平 廉价劳动力 发展代价 低工资现象 -
为人民公社辩护
文章分析人民公社对工业化和农业基础的贡献,同时指出其缺陷,强调技术推广与产量提升的关系,提出对人民公社的重新评价与反思。
农业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人民公社制度 工业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 乡镇体制变革 -
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变动与当代三农问题
文章探讨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当前三农问题,强调农业与农村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分析中国国情与现代化路径的特殊性。
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 中国国情 城乡关系 工业化进程 历史变动 -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民主制度的实现
文章探讨中国工业化与民主制度实现路径,分析三朝改革经验,强调和平条件下制度重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化进程 经济社会发展 民主制度实现 三朝改革分析 和平重建中国 制度基础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