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滥竽充数的原文故事 滥竽充数

火烧 2021-12-30 10:47:24 1103
滥竽充数 【成语名字】滥竽充数 gt 【汉语拼音】là yú chō g hù gt 【成语解释】 gt 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滥竽充数”意谓不会吹竽的人,混杂于众多乐工中凑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的原文故事 滥竽充数
【成语名字】滥竽充数>【汉语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成语解释】> 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滥竽充数”意谓不会吹竽的人,混杂于众多乐工中凑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后用“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亦用于比喻拿不好的东语名字】滥竽充数> 【汉语西充场面。亦用于自谦,比喻自己才德不足。>【成语典故】>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一曰,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成语注解】> 1、 齐宣王:名辟疆(?~公元前324)。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卒谥宣。> 2、 竽:乐器名。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 3、南郭处士:姓名、生卒年不详。因家住南郭,故以为姓。处士,泛指无官职的读书人。> 4、 说:“悦”的本字,喜悦。> 5、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 6、 愍王:名地。战国时齐国国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详。燕国名将乐毅攻入齐国都城,愍王逃至莒城被杀。在位四十年。>【成语出处】> 1、《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饬文风,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真才。若只靠着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 2、《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幸,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3、《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八.职官考.官制.五十年》:“满员出缺甚多,除简擢数人外,余竟无员可补。与其滥竽充数,毋宁核实酌裁。”>【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平庸拙劣”的表述上。>【滥竽充数造句】    > 1、不怕你笑,我们团里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2、有些人就是靠关系在公司里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3、凭她那点歌艺,讲明白点就是在我们团里滥竽充数。> 4、我们公司一向考核严格,滥竽充数的人是没办法生存的。> 5、我看本次参赛作品,除少数是真才实学外,其它都是滥竽充数。> 6、这个剧团的人员素质相当整齐,看来没有滥竽充数的混充其间。> 二、> 语义说明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充场面。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粗劣败坏”的表述上。>【滥竽充数造句】    > 1、这些绘画水平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2、这可是精密仪器,维修时可不能用普通零件滥竽充数。> 3、在促销活动中,会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质商品滥竽充数,消费者购买时要特别小心。> 三、> 语义说明    作为自谦之词,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使用类别    用在“自我谦逊”的表述上。>【滥竽充数造句】    > 1、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2、我这些画作,只是为应付展览,随便拿出来滥竽充数的。> 3、我对这个领域没有研究,今天来和各位专家一起讨论,简直是滥竽充数。>【近义词】    备位充数,鱼目混珠>【反义词】    名副其实,名副其实,货真价实> 辨似:> 形音辨误    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不可写作“芋”。> 同    “滥竽充数”及“鱼目混珠”都有试图蒙混过关的意思。> 异    “滥竽充数”侧重于以劣充数;“鱼目混珠”侧重于以假乱真。>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    辨似造句> 这些绘作水平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这些地摊上卖的古董难免鱼目混珠,你可要睁大眼睛,别上当了!>【参考词语】:滥厕其间>【汉语拼音】:làn cì qí jiān>【成语解释】:滥竽充数,置身其间。见“滥竽充数”条。> 1、明.归有光〈方御史寿序〉:“时昆之士同举者七人,而予亦滥厕其间。” >【滥竽充数的】> 《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个乐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因为知道齐宣王的这个嗜好,便请求齐宣王让自己参加这个乐队,宣王也很高兴地答应了。每当众多乐工一起合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数百人的吹竽队伍中,有模有样地装出吹奏的样子,没人发现真相,他也因此能获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愍王继位,愍王虽然也喜欢竽的吹奏声,但他喜欢的却是独奏,所以命乐工一个个轮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这个消息,知道再也无法蒙混过关,只好逃出宫去。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滥竽充数”一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充场面。有时也用来当成自谦之辞,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