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的意思和造句 成语: 为虎作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为虎作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为虎作伥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编号: 34
成语: 为虎作伥
注音: ㄨㄟˋ ㄏㄨˇ ㄗㄨㄛˋ ㄔㄤ
汉语拼音: wèi hǔ zuò chāng
反义: 为民除害
近义: 助纣为虐, 助桀为虐, 为虎傅翼
释义: 伥,音ㄔㄤ,传说中被虎吃掉后又供虎使唤的鬼。「为虎作伥」指被虎咬死的人,灵魂将化为鬼而为虎所役使。#典出唐.裴铏《传奇》。后用「为虎作伥」比喻帮恶人做坏事。
Emoji符号: 伥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为虎作伥”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唐朝时,流传著这么一个老虎吃人而且役使鬼魂的传说。在唐代裴铏《传奇》中可见此一传说:有一天,某处山上的两个人发现老虎吃完人后,竟脱掉虎皮,改穿禅衣,变成山上道场中的老和尚。这两个人非常害怕,想找个方法逃下山,就骗和尚说井里有异常的声音,待老和尚走到井边查看时,把他推落井去,老和尚马上化为老虎,两人就合力用大石头把老虎砸死,逃下山去了。将近黄昏的时候,他们遇到一个猎人,猎人在路边张开弓弩,设下暗箭,并在树上搭了一个棚子,住在上面。猎人对他们两人说:「不要触动我埋伏的机关。」又说:「这里离山下还很远,老虎又非常凶残,你们何不暂时到棚子上来避一避?」两人一听到老虎就很害怕,于是就爬了上去。两人惊魂未定,忽然看到三、五十人路过,有和尚,有道士,有男人,还有妇女,他们唱歌吟诗,玩笑起舞,吵吵闹闹地走到猎人张弓的地方。他们看到猎人架设的弓箭时,非常生气地说:「早上有两个家伙杀害了我们的老禅师,我们都还没找他们算帐呢,现在竟然还敢想要谋害我们将军!」就触发机关,把箭发出去,然后继续往前走。两个人听到这些话后,就问猎人是怎么回事。猎人说:「这些都是被老虎吃掉后又被控制的鬼,走在老虎前面吆喝开道的。」两人就要猎人重新张弓搭箭,后来老虎果然来了,前爪触到机关,一箭射中老虎,老虎就倒下死了。那些伥鬼也终于不必再受老虎控制,大家纷纷感谢猎人后就散去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为虎作伥」,用来比喻帮恶人做坏事。
典源: #唐.裴铏《传奇》(据《太平广记.卷四三○.马拯》引)1>唐长庆中,有处士马拯性冲淡,好寻山水,不择险峭,尽能跻攀。一日居湘中,因之衡山祝融峰,诣伏虎师。……见一老僧眉毫雪色,朴野魁梧,甚喜拯来,使仆挈囊。僧曰:「假君仆使,近县市少盐酪。」拯许之。仆乃挈金下山去,僧亦不知去向。俄有一马沼山人亦独登此来,见拯,甚相慰悦,乃告拯曰:「适来道中,遇一虎食一人,不知谁氏之子?」说其服饰,乃拯仆夫也。拯大骇。沼又云:「遥见虎食人尽,乃脱皮,改服禅衣,为一老僧也。」拯甚怖惧。……及明,僧叩门曰:「郎君起来食粥。」二子方敢启关。食粥毕,二子计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诈僧云:「井中有异。」使窥之。细窥次,二子推僧堕井,其僧即时化为虎,二子以巨石镇之而毙矣。二子遂取银皿下山。近昏黑,而遇一猎人,于道旁张弓,树上为棚而居,语二子曰:「无触我机。」兼谓二子曰:「去山下犹远,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来?」二子悸怖,遂攀缘而上。将欲人定2>,忽三五十人过,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妇女,歌吟3>者、戏舞者,前至弓4>所。众怒曰:「朝5>来被二贼杀我禅和6>,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张7>我将军。」遂发其机8>而去。二子并闻其说,遂诘9>猎者。曰:「此是伥鬼10>,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二子因征猎者之姓氏。……遂劝猎者重张其箭,猎者然之。张毕登棚,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触机,箭乃中其三班,贯心而踣。逡巡诸伥奔走却回,伏其虎。……及明,二子分银与猎者而归耳。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唐.佚名《原化记》、唐.戴孚《广异记》。 (2)人定:入夜,即黄昏之后时段。 (3)歌吟:唱歌吟诗。 (4)弓:一种弓弩名。 (5)朝:音ㄓㄠ,早晨。 (6)禅和:出家人。 (7)张:张弓而射。 (8)发其机:触动机关。 (9)诘:音ㄐ|ㄝˊ,询问。 (10)伥鬼:音ㄔㄤ,传说中被虎吃掉后又供虎使唤的鬼。 〔参考资料〕 ■唐.佚名《原化记》(据《太平广记.卷四三三.浔阳猎人》引)浔阳有一猎人常取虎为业。于径施弩弓焉,每日视之,见虎迹而箭已发,未曾得虎。旧说云:「人为虎所食,即作伥鬼之事。」即于其侧树下密伺。二更后,见一小鬼青衣,髡发齐眉,蹩躠而来弓所,拨箭发而去。后食顷,有一虎来履弓而过,既知之,更携一只箭而去,复如前状。此人速下树,再架箭,而登树觇之。少顷虎至,履弓箭发,其虎贯胁而死。其伥鬼良久却回,见虎死,遂鼓舞而去也。 ■唐.戴孚《广异记》(据《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宣州儿》引)天宝末,宣州有小儿,其居近山。每至夜,恒见一鬼引虎逐己,如是已十数度。小儿谓父母云:「鬼引虎来则必死。世人云:『为虎所食,其鬼为伥。』我死,为伥必矣,若虎使我,则引来村中。村中宜设阱于要路以待,虎可得也。」后数日,果死于虎。久之,见梦于父云:「身已为伥,明日引虎来,宜于西偏速修一阱。」父乃与村人作阱。阱成之日,果得虎。
书证: 01.清.筱波山人《爱国魂.第五出》:「尔等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反合族为逆,为虎作伥,无复生人之气。」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帮恶人做坏事。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助人为虐」的表述上。 【例 句】 <01>我真不知道他是这么坏的人,竟然为虎作伥当了帮凶。 <02>可恶的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镇日狐假虎威的欺压善良百姓。 <03>他已是个恶霸,再加上为虎作伥的一群保镖,难怪他气焰嚣张。 <04>我们多么希望天降神蹟,惩罚贪婪的知府和他那帮为虎作伥的爪牙。 <05>在每个混乱的时代,都有为民牺牲的烈士,也都有为虎作伥的败类。
成语接龙“为”字结尾的成语
胡作非为
事在人为
见义勇为
妄作胡为
妄动轻为
乱作胡为
见义敢为

见义喜为
惯作非为
胡作乱为
“为”字开头的成语
为虎作伥
为人作嫁
为小失大
为蛇画足
为法自毙
为山止篑
为小妨大
为之奈何
为蛇添足
为法自弊
“伥”字结尾的成语
为虎作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为虎作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为虎作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为虎作伥”分成的单字详解:
为, 虎, 作, 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