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靖宇牺牲之后日军是怎么做的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 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

火烧 2022-07-10 07:36:30 1055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 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陈晓楠:各位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 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  

杨靖宇牺牲之后日军是怎么做的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 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
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
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今天我们将会继续讲述东北抗战将领殉国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在松花江边建立一座东北烈士纪念馆。其中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是主要的纪念者之一。筹备期间,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战争年代,很多机密档案无法保存,在编写杨靖宇将军的简历的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将军是哪人,出生在何地,家里尚有何人?
父亲马尚德是抗日烈士杨靖宇?
为搞清烈士的身世,黑龙江省委特派了一个调查组,赶往杨靖宇年轻的时候,曾活动过的安徽河南一带去调查,他们此行结果如何呢?
解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淮海战役”的炮声响彻黄河两岸时,确山县城不时有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队经过。这些大部队,多是从东北战场开过来的第四野战军。那些日子,李湾村的马从云、马锦云兄妹俩,每天都从村子赶到县城,看到大部队经过时他们就上前打听,同志,你们部队里有叫马尚德的人吗?他是我们的父亲。兄妹俩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的名字,他们听母亲说,父亲于1929年到东北抗日去了,当时兄妹俩一个年仅一岁,一个出生才一个多月。
1945年日本投降后,已病危的母亲把兄妹俩叫到床前说,日本鬼子投降了,你们的爹很快就要回来了,记住,他叫马尚德。这是当年马尚德在开封读书时的照片,也是他留给家人唯一的照片,这张照片曾被家人藏在墙缝里,即使在逃难中,也把照片缝在棉袄里。
母亲去世后,马从云、马锦云兄妹俩凭着这张照片,在南下的部队中寻找父亲的影子。但是他们失望了,一种不祥之感袭上兄妹俩的心头。194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筹建东北烈士纪念馆,人们查找到一张杨靖宇烈士当年的履历表,履历表年代久远,但上面依稀写着马尚德,号润生,到东北后曾用名杨靖宇。
朴春姬(东北烈士纪念馆副馆长):杨靖宇的事迹呢,实际上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广为传播。那么到底杨靖宇是哪儿的人?这个问题呢有多种说法,有的人呢就说他是安徽人。
王晓君(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处处长):在建国初期有一篇报道,报道了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写的也是杨靖字,这个安徽人。这份报纸恰巧被当时他在哈尔滨工作期间的一位老同志看到,他看到之后就说,这个不对啊,我和杨靖宇将军在一起工作过啊,听他的口音应该是豫南的。
朴春姬:马尚德是河南人哪,他,我们当年在河南,发动农民运动的时候,我们都是一起从事过,杨一辰马上就给河南省,他的所在地确山县挂电话。
解说:凭着这张烈士残缺的履历,1951年夏天,黑龙江省委派出的调查组,在河南确山县李湾村找到了杨靖字烈士的子女,马从云和马锦云。得知父亲马尚德,就是耳中详知的东北抗日英烈杨靖宇,兄妹俩抱头痛哭。1953年冬天,马从云夫妇被邀请到哈尔滨,参观东北烈士纪念是不?山边有许多散住的一些老百姓,那么这些老百姓在某种程度来讲,就是抗联的衣食父母,敌人看到抗联和群众的联系主要是这个,那么它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说采取归屯并户,就是把山边的老百姓统统地给你撵到山下来,它选择一个靠火车道啊或者是公路比较近的地方,建立一个大屯。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收藏并订阅3xm中文网
日本人日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