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化 > 历史

康熙皇帝不愿意修缮长城的原因是什么?

火烧 2016-01-22 12:54:57 历史 1090
历史上修建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外敌,保障国家的安全,历代很多皇帝都有过对长城的修缮,可是到康熙帝的时候,康熙帝却不愿意修缮长城,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跟着我们来看看康熙帝不愿意修缮长城的原因。
    历史上修建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外敌,保障国家的安全,历代很多皇帝都有过对长城的修缮,可是到康熙帝的时候,康熙帝却不愿意修缮长城,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跟着我们来看看康熙帝不愿意修缮长城的原因。
康熙皇帝不愿意修缮长城的原因是什么?
    康熙三十年(1691),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并说出了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清圣祖实录》)
    康熙帝总结了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惟有“养好”百姓,让他们高兴,才会得到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