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评价 雍正皇帝推养廉银制度:创清代吏治最好局面
雍正皇帝推养廉银制度:创清代吏治最好局面
人们对高薪养廉这个说法很熟悉,养廉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清朝的养廉银制度,创建自清朝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这项俸禄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的廉洁习性 ,并避免贪污腐败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 清初,各级官员的薪俸非常微薄,一品官员的俸银每年不过一百八十两,二品的总督每年的工资是155两,再往下,巡抚是130两,知府是80两,知县是45两。这一薪酬标准根本不够官吏开支,加上地方官还需要相应的办公支出,朝廷还不断要求官员们捐俸、减俸以满足军事行动带来的国家开支,使得官员们入不敷出,生活窘迫。为了维持其正常工作生活或挥霍性消费,以及迎来送往、打点上司,各级官员除了靠贪污受贿外,还有一种捞钱的措施,就是征收耗羡。所谓耗羡也就是指在征收银粮时,以弥补损耗为由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
雍正帝即位后,面对社会经济的严峻形势,试图在吏治、财政方面有所振作,在臣僚上书的基础上,迅速拉开了耗羡归公,以及用耗羡银支付各级官员养廉银的序幕,并于雍正五年形成定制。雍正亲自解释了养廉银的含义:因官吏贪赃,时有所闻,特设此名,欲其顾名思义,勉为廉吏也。实行养廉银制度后,地方各级官吏的个人正常收入比之原来增加了十倍之上百倍。这一制度的推行,部分解决了官员工资较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使雍正在位时期成为清朝吏治最好的时期之一,也使原来漫无成规的加征赋税有了制度的约束。
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把官员收入公开化了,将政府默认的潜规则变成了明文规定的显规则,使得官员贪污失去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整个官吏系统的关系也简单了不少。养廉银使得地方政治行使比之前更为顺利,对于清朝的统治有所裨益。有清一代,雍正年间吏治之清,是有口皆碑的。正是通过严密的法制与养廉银制度的配合,使得官吏的贪污枉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禁止,不仅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使得百姓免于官吏的敲诈勒索,这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乾隆开始对于官吏的约束放松,各种陋规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养廉银制度随之走向没落。乾隆和嘉庆年间,朝廷开始在养廉银中摊派捐献。道光以后,养廉银开始打折发放。养廉银经扣、捐之后,大小官吏以不够用为名大肆搜刮,吏治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养廉银既然是政府给予各级官员的生活补贴,那么,它就应像原本的俸禄那样,从国家正项中支出,而不应该用非法的耗羡银两来支付,这是清代养廉银制度的最大弱点。养廉银却并没有真正使官场清廉,官员们逐渐将养廉银作为自己的正常收入,而忽略了该项收入设立的意义,养廉银外又私征养廉银,捞取灰色收入成了官场潜规则,导致清朝地方贪腐情况几乎为史上之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
钢琴上cdefgab是什么意思 我刚学小提琴 问一下小提琴上cdefgab怎么都出现了2次 有区别吗 老师更我说随便哪里都能够做do
我刚学小提琴 问一下小提琴上cdefga 怎么都出现了2次 有区别吗 老师更我说随便哪里都能够做do 我刚学小提琴 问一下小提琴上cdefga 怎么都出现了2次 有区别吗 老师更我说随便哪里都能够做d
- 下一篇
闯关东的关东是哪里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佚异,汝异多奇士。」【释义】: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
相关文章
- 雍正皇帝评价 揭秘:雍正皇帝即位后便杀了一位老太监是真的吗?
- 康熙和谁合葬 与雍正皇帝合葬的两个女人是谁?雍正是哪一年死的?
- 历史上的雍正是个怎样的人 清朝历史揭秘:雍正皇帝夺位之前的三大功臣都是谁?
- 冷幽默和一般的幽默 盘点雍正皇帝批示中的冷幽默:幽默却不失严谨
- 雍正皇帝评价 清宫谜案:雍正皇帝竟是被敏感词折腾死的?
- 雍正皇帝简介妃子 清朝雍正皇帝的争议?
- 雍正皇帝评价 不止好女色!揭秘雍正皇帝一生的十大极品嗜好
- 雍正皇帝评价 雍正皇帝是个怎样的人?雍正皇帝年号有何来历?
- 雍正皇帝评价 雍正皇帝潜心于参禅学佛,既然已经开悟,为何只有五十八岁就死了
- 历史对雍正皇帝的评价 我想知道关于雍正皇帝的客观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