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究竟说没说过“我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他老人家一生究竟做了几件大事?
《毛泽东传》记载,主席晚年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毛泽东传》:《第83章、临终的日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席究竟说没说过这句话?传记编者在注释中写道:“参见叶剑英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记录,1977年3月22日。”(《毛泽东传》:《第83章、临终的日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可见,传记编者引用的并不是毛泽东谈话记录这样的原始档案资料,而是叶剑英的个人回忆。
《毛泽东年谱》引用了这句话之后,特别指出:“对上述说法,本书编者没有查到档案根据或其他第一手权威材料。”(《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76年,八十三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也就是说,这一说法仅仅来自叶剑英的个人回忆,而没有任何原始档案依据。
回忆录、回忆性质的作品,对于史学工作者而言,是必须慎重鉴别、分析的,其权威性远远小于原始档案资料和考古文物。徐向前的回忆录中,就对西路军历史的描述有严重不符合大量真实历史档案资料的、将失败责任错误的归咎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严重不真实部分;戚本禹的回忆录中,参加湘南暴动的黄克诚大将变成了参加平江起义的,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叶剑英也有记错的可能,所以他的回忆是不能完全采信的。
同样作为亲历者的毛远新前辈回忆:“……我只是说,我听他讲,他都是说'我们党干的事,我们党干了什么’,这都是他口头上这么讲的,他没有讲'我自己干的什么’。当然就某件具体事,他会讲'我自己怎么样’,像这样大的历史阶段,他不会讲'我打的,我自己一生做的事’。这是我个人的分析供大家参考。比如刚才我讲的这个'一生两件事’,我觉得这个口气不像'我(他)的话’……”(毛远新:《关于“一生两件大事”的说法》)对此,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不仅是毛泽东本人,整个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都习惯于在谈党的历史和个人经历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谈党做了什么、而非个人做了什么。
在陕北仔细采访过毛泽东的斯诺,和毛远新前辈有同样的感受:“有段时间,我以为他(毛泽东。——引者注。)之所以不愿意详谈个人事务,甚至不愿意详谈其他同志们个人的功绩,可能是因为谦虚,可能是因为对我有所顾忌或者心存疑虑,也可能是考虑到国民党正在悬赏其中许多人的首级。后来我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真的不记得那些个人事务的细节了。当我开始搜集人物的传记材料时,我多次发现,共产党员能说出青少年时期发生的所有事情,但是他一加入红军,就将个人置之度外。如果你不是反反复复地问他,就不会了解到更多关于他本人的事情,你只能听到关于红军的故事、关于苏维埃的故事、关于共产党的故事——在他们心里,这些永远排在第一位。”(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斯诺的感触和毛远新前辈的回忆“遥相呼应”,不约而同的展现了毛泽东一以贯之的谈话风格:谈全党,而不谈个人。
主席说没说过“两件大事”?毛远新前辈回忆:“1971年5月,中央召开批陈整风汇报会期间,主席曾对我讲过:‘建党五十年喽。五十年来,我们党也就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毛远新:《关于“一生两件大事”的说法》)这一说法,无疑更符合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风格。而且,我们应该注意——打败日本人和蒋介石并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还包括土地改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有上层建筑的革命,也有经济基础的革命,主席不可能不提“一化三改”。毛远新前辈记忆中主席提到的“两件大事”,比叶剑英说的“两件大事”更为全面、科学。
可见,由于“两件大事”这一说法仅仅来自叶剑英的回忆,而且不符合毛泽东一以贯之强调集体不强的个人的讲话风格,我们是不能完全采信的。而且,笔者认为,毛泽东一生做了至少九件大事,而不是两件大事。这九件大事,分别是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防修反修斗争、突破了雅尔塔格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造了毛泽东式文学艺术——毛泽东诗词和书法。这九件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足以奠定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桑维军:《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系》)的历史地位。毛泽东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唯一集党、军队、国家、制度缔造者和建设领导者、理论学说创立者于一身的革命领袖。这样概括他的一生,才更为科学。所以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不只是中国的斯大林,他还是中国的马克思,也是中国的列宁。”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第十三章、怀疑(1956-1957)》)还是有道理的。但是,特里尔实际上说的还不全。毛泽东做的事,实际上比特里尔说的还更多。例如创立军事学说、发动防修反修、诗词书法成就……我在前文写的“九件大事”就说的很清楚了。
主席很多贡献,我在其他文章说的比较多了,这里主要说一说为什么我说他是雅尔塔体系的突破者。我在这里之所以说毛泽东是雅尔塔体系的突破者,主要因为这几大历史事件:第一,解放战争——主席成功利用美苏矛盾、在浴血奋战中领导中共夺取了解放战争胜利,开始局部突破了雅尔塔会议确定的美国间接控制中国的国际格局;第二件事,中苏新约——主席利用英美和苏联矛盾,成功使斯大林向中共让步、取消了雅尔塔体系规定的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使雅尔塔会议的决定从国际正式规定上完全改变;第三,抗美援朝——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半岛并威胁整个东亚的野心,也使苏联为了远东地区安全、稳定而对中共提供工业化支援,巩固了通过解放战争和中苏新约突破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成果;第三,中苏论战——通过1959年以来的中苏决裂、论战,主席领导中共正式脱离了苏联及其盟国组成的和美国对峙的阵营,巩固了中国国家独立的果实;第四,新中国拥核——这标志着美苏两极阵营以外的东方世界也拥有了核武器、标志着主席领导新中国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第五,“三个世界”形成——主席通过利用美苏矛盾,一方面实现了“中美破冰”,另一方面对苏联也尽可能进行谈判交流,同时向世界宣告坚决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中国绝不做“超级大国”、中国不属于美苏两极而是反对美苏大国霸权的亚非拉国家,对美苏两国都采取联合又斗争的方法,这就使雅尔塔格局遭到了根本性的突破——美苏两极格局变成了“三角”格局。当时国外媒体提出“大三角”的时候,主席谦虚而又强硬的说:“现在报纸上经常吹美国、苏联、中国叫做大三角,我就不承认。他们去搞他们的大三角、大四角、大两角好了。我们另外一个三角,叫做亚、非、拉。”(《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70年,七十七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可见主席反对霸权主义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主席没说过“我做了两件大事”,主席做的事也远远不止叶剑英回忆中的“两件大事”——至少他老人家做了九件大事。主席是突出全党集体功绩和人民功绩而不喜欢为个人摆功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不是封建帝王。
如果有人说,地主阶级的秦始皇晚年说了“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统一了中原,还把匈奴赶到七百余里之外的草原上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就是搞了焚书坑儒。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这种突出个人的话,我可能还会信,但是如果有人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说过类似于这种突出个人的话,我就不信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