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成就非凡:志愿军的战俘改造

火烧 2020-11-03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成就非凡:志愿军战俘改造揭秘,美军战俘思想教育过程,战俘改造背后的真实故事,战俘心理变化与教育方式。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美国情报机构甄别美军战俘,得到一个结论:

  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情共产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为共产党说好话,还有超过七分之一的可能已经成为了赤色分子。

  美国的情报官们搞不清楚为什么,于是运用先进仪器辅助各种审讯,最后得出匪夷所思的“结论”——美军战俘被志愿军施法“洗脑”了。

  好莱坞还专门拍了部电影《满洲里候选人》(网上有下载,别当成魔幻片看喔)。

  真实的情况是,美军战俘和联合国军其他参战国家的战俘,享受了充分的人道主义待遇,其中也进行思想改造和教育,目的是将战俘转变成为和平卫士。

  志愿军是如何对战俘开展思想教育的?

  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一开始,志愿军组织文化和政治学习,一边扫盲(别惊讶,美军战俘很多尤其黑人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一边讲述政治经济学。

  结果扫盲效果很好文盲会写家信了,但政治经济学教育比较糟糕人家根本不信这一套。

  对此,志愿军改变了教育方式,组织文艺团队,开展文艺演出,主打节目当然是白毛女之类的作品了。

  结果效果还是一塌糊涂,如喜儿出场台下一片口哨声,教官气得要死。

  但更气人的是演出后讨论,战俘们认为,杨白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黄世仁作恶多端,应该由法官来惩罚而不是军队。

  估计教官听完气到笑了——战俘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根本就是鸡同鸭讲无法沟通。

  真的没有好办法吗?不会。

  教官们按照主席老人家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继续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美国人特点,推出了全新的人性化教育。

  很简单,就是跟战俘拉家常聊天,问他们为何来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东方国家打仗。

  很多战俘回答,美军征兵宣传,这里有美女,还有朝鲜人吃饭的碗都是金子做的(实际是铜做的),拿(抢)回去就可以发财了。

  接着教官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发财?

  回答更直白,补贴家用。

  战俘大多数也是工农出身,尤其黑人个个家境贫穷。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教官以中队为单位,让战俘讲述他们理解的贫穷。

  结果话匣子一开收不住了,中队开都不够,最后开成大会。

  为什么?

  因为那一代的美国人充分体验过经济危机: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跟旧中国的穷人没什么两样(罗斯福总统的国情咨文就是这样描述的,说美国公民的营养不良就像中国苦力)。

  战俘们分享故事和切身感受,血泪史一波又一波涌现出来。这让教官深感意外,原来即使在最发达国家,天下穷人也一样命苦。

  教官结合战俘们的生动经历,再用政治经济学知识告诉他们是为什么和怎么被剥削压迫的,又是如何被欺骗来到朝鲜当帝国主义炮灰的。

  结果可想而知,阶级觉悟在战俘心里生根发芽

  事实也证明,美军战俘回国后,很多人尤其黑人,成为了美国人权运动的先驱(不要问我为什么六十年代的美国人权运动领袖会来中国寻求支持,答案早就有了)。

  哪有什么洗脑,只有简单的道理,只不过美国情报机构不愿意也不敢相信罢了。

  美国之所以把朝鲜战争说成是被遗忘的战争,不仅仅因为军事失败,还因为他们不敢触及这道伤疤。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取得了道义上和政治上胜利:

  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和剥削压迫的本质。

  志愿军的战俘改造教育,将永载我军的光荣史册。

相关文章

  • 李定凯:绝不能让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鲜血白流——兼评沈志华的朝鲜战争史观(二)
  • 张兴德:朝鲜停战谈判为什么“谈”了两年多?
  • 谁开第一枪要紧吗?
  • 泪目!彭德怀绝密电报首次公开毛岸英牺牲细节,还烈士清白
  • 贼喊捉贼——明辨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打了第一枪”的说法为何立不住脚
  • 孙瑞林:重温黄克诚“讲话” 高举毛泽东旗帜
  • 郭松民 | 《金刚川》:谁是“精神上的流浪儿”?
  • 参观抗美援朝运动70周年纪念有感(图片集)
  • ​为国尽忠,天人共仰——评电视连续剧《毛岸英》
  • 双石:“互补组合”的故事及其缺憾
  • 我惊呆了:志愿军战士的战绩,连“神剧”都不敢这么拍……
  • 侯立虹:“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最可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