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舆论战争

王德华:高校决不能成为传播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

火烧 2015-02-04 00:00:00 舆论战争 1027
文章强调高校不能成为西方价值观传播渠道,反对西方政治渗透,呼吁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确保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安全。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三个决不”,在网络空间遭到强烈反弹。有些话很难听,“尖嘴猴腮的国贼”、“学术无专长,整人有一套”、“没有辩论能力,只会扣帽子”等,还有人建议“人肉搜索这位教育部长”。这些都与“七条底线”相悖。

  反对宣扬西方价值观,这里指的主要是西方政治价值观,不是西方社会的先进科技和管理制度。西方的政治价值观无法对应中国政治现实,与中国国情并不相适合。它如果大规模渗透进中国社会,必将对中国的政治根基造成侵蚀,最终导致中国政治动荡,祸害的是民众。

  袁贵仁的“三个决不”,核心是高校不能传播西方价值观念。这是因为如果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被西方价值观所“攻占”,其思想在学生中如瘟疫般扩散,那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便面临崩溃。也许在若干年之后,这些学生成长为未来政坛的生力军后,会事实上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忠实信徒。那么,社会主义高校真成了“为西方意识形态养孩子”。

  很多宣扬西方价值观的,其实并不真的精通,只是一知半解。他们挂羊头卖狗肉,目的是要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剑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在西方搞的孔子学院为什么要关闭?如今的战争不仅是军队对军队、体制对体制的对抗,更多是意识形态之争。苏联解体,美国在这方面做了最成功的尝试。中国的高校决不允许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香港大学,中国决不允许成为前苏联。

  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这也有错?这是任何一个法治社会都不允许的。良药往往苦口,忠言往往逆耳。“三个决不”踩到了一些人的痛脚。

  现在有些人张口就丑化当今社会,站在人民的讲台上扇阴风点鬼火,丑化人民丑化党。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有的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围攻“三个决不”,这是以言论自由为幌子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在哪一个国家也不会允许这样的违宪现象存在。作为一个教师,向学生传授什么,应该有起码的底线。我们有必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等等,为教师构筑制度藩篱。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是因为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危祸福,关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会不会半途而废。

  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两办针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出台相关文件,这是两办继2014年10月后关于高校思想工作再次发文,显示中央对高校思想工作异常重视。高校讲坛深刻影响青年价值观,必须掌握在坚持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人手上,而不应成为宣扬、传播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为“三个决不”点赞!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王德华)

相关文章

  • 人民大学常务副书记:忽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产生严重后果
  • 赵波:社会主义大学须臾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
  • 舆论综述:贺卫方PK朱继东,究竟谁是“余孽”?
  • 【旧文重发】黎阳:乱中国者必贺卫方之类“法律党”
  • 贺卫方嚣张,因其背后有影子中央?
  • “里应外合”?--复旦前校长助理发文声援贺卫方
  • 铃兰台:从美国教授丢饭碗,看中国公知没良心
  • 云水星清:贺卫方难道可以凌驾于党纪和国法之上吗?
  • 红旗文稿:牢牢占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
  •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分子必须实行专政
  • 北部湾的风:老夫极端“佩服”的某些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