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唐钧:养老制度顶层设计既要经济理性,也要人文关怀

火烧 2013-11-12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唐钧探讨养老制度需兼顾经济理性与人文关怀,强调养老金本质是社会分配,提出财政补贴必要性及老龄化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杭州举行的“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上,我在会议发言中讲了一个理念:衡量一个社会政策或公共政策,应该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叫“经济理性”,一把尺子叫“人文关怀”。我们不能光顾经济理性而漠视人文关怀,我们也不能光讲人文关怀而不顾经济理性。但在现实中有一个倾向,就是经济理性过甚,人文关怀不足。有些学者有一个很理想的方案,就做一个养老金的公式出来,然后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养老金就行了。但是,应该搞清楚,实际上,任何一个政策都是一个政治决定,没有一个政策是学者算出来的。养老金是从哪儿来的?有学者说是大家缴费纳税,这个观点错了。因为他把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看成是保险。保险的钱是哪儿来的?确实是大家的交费。但我们现在讲的养老保险本身是为了养老而设的一个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跟保险的考虑是不一样的。保险一般会设定一个交费年限,然后每个月交多少钱;到双方协议的年龄后,每个月可以领多少钱——保险只要完成这个契约就行了。保险现在保证你的,譬如退休以后每个月可以拿5000块钱,看起来很多,但几十年后5000块钱是否够你生活,它是不管的。社会保险保障的是你的基本生活需要,到那个时候拿的钱如果不够基本生活的话,政府要补贴。现在政府已经连续9年调整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标准,虽然大家还不满意,但毕竟已经调整了9年。所以,拿这个养老金不是单纯按计算出来的金额来发的,实际上养老金的本质是社会分配。在所有的社会保障教课书中,养老保险的钱来自于三方筹资: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国家财政。在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不够的情况下,财政要补贴。这是社会保险的国际惯例。

  在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前提下,光靠现收现支的方式不可持续,也就是说光靠缴费来维持不可持续,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有些精算或研究,只是证明了这个常识是对的,证明了光靠缴费的现收现支不可持续。但是,如果在缴费之外再加上别的因素是不是可以平衡呢?从现在全世界的情况来看,国家财政的补贴一定要有。日本的国民年金,政府补贴是每年支出金额的一半,也就是说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只占一半,还有一半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实几个人养几个人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素,可能影响很大,但不是一个绝对的因素。因为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劳动生产率。如果每个人创造的财富能力提高了,社会财富规模很大,几个人养几个人,甚至2个人养1个人也就不成问题了。当然这都是假设,但首先要讲,并不是说几个人养几个人就绝对不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学者没有说得很明白。他们所列举的理由中,都隐含着一个说法,这就是保险制度只能付15年。因为他们认为到老龄化高峰时,人均预期寿命是80岁,所以必须要到65岁才能退休。他们所谓的根据精算得出的“只能支付15年”其实与保险公司的生命周期表相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做农村社会保险时,想尽办法跟保险公司要来一张生命周期表,那时说的是10年,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只能支付10年”,但现在变成“只能支付15年”了。从那时到现在过了20多年,“只能支付”就多了5年。如果再往后,生命周期表是否还会变?是否变成“只能支付20年”?还有,保险公司是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社会保险是国家制度,是民生事业,这点我们不要忘记。所以,他们讲的“只能支付15年”不是一个铁律,“只能支付多少年”其实是可以变的。最后一点是我最近想到的,与人文关怀有密切联系。就是女性50岁和55岁退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按照社会学的说法,你要去推翻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北京台最近做了一个节目,记者采访一个刚生了孩子的女性,问她为什么这么大年龄才生孩子?这位女性的回答是“我的母亲刚退休”。现在育龄妇女将生孩子跟母亲退休联系到一起了。一般来说,女性50岁退休,会先用3—5年时间帮子女带孩子。过几年后,孩子上学了,他们的精力又要转移到服侍上一代老人的身上。大家想一想,他们仅仅是拿了1000多块钱到2000块钱的退休金,却给社会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我们国家0—3岁的孩子,是没有任何公共服务的。我们70—80岁以上老人的公共服务也是非常不足的。为什么中国还能平安无事?因为中国有女性50岁、55岁退休,他们照顾孩子和上一代老人同样也是社会劳动。当然不仅是女性,男性“低龄老人”也在干着相同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到65岁退休,就没有人有精力再去带孩子,再去服侍老人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很好的公共服务,所以我们需要这些“低龄老人”退休后去带孩子、去照顾老人,这1000块钱到2000块钱就是国家给他们的社会工资。从这个角度想问题,是不是就可以更心平气和一点?

相关文章

  • 杨斌:中国延迟退休与美国休克疗法
  • 唐钧:3800万人弃保,有这么少吗?
  • 杨斌:警惕新型金融战争掠夺全球民众养老金和存款
  • 唐钧:养老问题已成政治问题
  • 春秋笔:从《决定》看养老金缺口的出路
  • 从“延迟退休”看改革深化的方向
  • 当务之急是废除“双轨制”而不是热炒“延迟退休”
  • 养老金“不翼而飞”是制度安排:我们的老年要被葬送?
  • 私有制不灭,养老金总有一天发不出来
  • 由陈水总事件而想到的
  • 刀锋:我们现在缴纳的养老金真的入不敷出吗?
  • 决战:养老金入市暴露了管家的无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