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才是根本
社会养老才是根本
——不能只是回家看看
这段时间媒体宣传《老年法》的修订都特别强调“常回家看看”进入法律条文,我看这样的条文不着要领。空巢老人主要困难在于吃、家务、健康安全护理问题。隔三差五回家看一下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表姐有4个子女,同城居住有3个,大女在香港,她为大女守空房,同城几个子女也常来看她。一天晚上她独守空房,第二天子女来探望,她却死在厕所里。
我现在还只有60多岁,还没有到不能动弹的境地,首先感到困难的是一日三餐。我独生儿子自作主张,到国外读书就业去了。去年,想叫他回他妈单位,没有实现。我与老婆格格不入,我做的饭,她爱吃不吃,她又不会做给我吃,只好各吃各的。 现在菜贩子卖的多半是外地快要烂的菜。那些靠不断淋水保持新鲜假象骗人的菜,不要说留几天,稍不留心,可能就买就得丢。所以不能多买, 刮风、下雨、落雪,天天得跑菜场。现在小菜价钱涨了几番,只能拣几样便宜的买,一餐个把菜,既单调,又不新鲜。还不能按时。我工作的学校有食堂,我很想去,过去是为了方便老婆,我住老婆单位。我与老婆破裂分居20年了,协议离婚,想到学校买房,学校房子私有化了,无法买到房子。老婆单位是企业,80年代以前有公共食堂,现在没了。吃饭店,他们赢利太多,吃不起。只想社区办个非盈利食堂,方便我们这样的人就餐。但是,看不到社区这种意向。
我以为我们的痛苦现状完全是落后的经济制度和婚姻制度造成的。我以为只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真正的社会主义首先是生产资料,包括住房的公有制,相应的还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婚姻制度的改革,真正的计划生育,家庭职能的逐步社会化,养小、养老、病、死等处置职能社会化,幼儿园,养老院,医保普及,个体家庭的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逐步消失。在这样的社会中,中青年人为社会无忧无虑尽职。除了少数人成为幼儿园,敬老院的专职人员以外,不再分心教小、养老的事情,不再有为自家老小生老病死担心之虞。这对于分散的家庭教养,护理来说,也是最节约的途径。而我们某些人主张的改革却是与此背道而驰的 ;复辟私有制,强制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而不解决独生子女老人的养老社会化的配套政策问题。这是自相矛盾的,不合理的。
我以为必须由政府主持和督促来办这样的事业,靠私人就是资本主义的,除了少数有良心的,有资产阶级人道的外,大部分人只会是利润挂帅,不叫人放心的。现在有大量劳动力无业,大量的房子空置,政府完全可以来主持办这件事。据说私人保姆都要3000元1月,一个教授也不过3000多元一月,请保姆请不起。现在老干部90多岁,100多岁的多得很,恐怕主要与政府公派警卫员、服务员照顾得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