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两岸关系不应停留在“九二共识”

火烧 2012-01-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两岸关系不应仅停留在九二共识,需寻求超越其基础的新共识。文章分析台湾民意与两岸政策走向,强调推动两岸政治未来与统一进程的重要性。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尘埃落定,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超近80万票的优势获得连任。国际舆论认为,马英九的获胜法宝在于其合乎民意与潮流的两岸政策,马英九的胜选是“九二共识”的胜利,是“和中”战胜“仇中”的胜利。纵观马英九执政近四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应该说舆论对于马英九获得连任关键的探究是有其充分的逻辑性与合理性。  

然而,面对马政府新的四年,两岸关系不应停留在对“九二共识”的沾沾自喜上,两岸的政治力量都必须担负起开创两岸关系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寻求建立超越“九二共识”的基础。  

首先,从“九二共识”的内涵来看,它只是开启两岸对话与协商的一个制度基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统独”议题,即表述主权的相互涵盖而暂时抛弃了治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争议。而后者恰恰是两岸未来必须面对的真实问题,也是两岸关系的症结所在。两岸均应通过协商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做出超越“九二共识”的制度性安排,不断丰富两岸共识的新元素、填充两岸共识的新内涵。  

其次,从马英九执政理念来看,其两岸政策的核心是坚持“九二共识”,同时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马英九的“三不”政策着实没有违背“九二共识”的内涵,甚至是与“九二共识”高度契合。对于大陆而言最为关注的是“不统”,按照这一明确的信息推测,国民党或泛滥执政无疑降低了两岸关系风险的烈度,但同时也增加了两岸统一的复杂性,进一步延滞了国家统一进程。新的“两岸共识”的最低目标应推动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表述由“三不”向“二不”迈进,即“不独、不武”。  

再次,从此次选举的得票率来看,在两岸“大三通”、ECFA签订、开放陆客去台和持续惠台政策的背景下,民进党仍能获取近46%的支持,较之2008年的谢长廷参选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表明“台独”或者“拒统”在台湾社会具有充分的民意基础。甚至无法排除四年后民进党的支持度会越过半数而再度成为执政党的可能。在这样情势下,为避免台湾政党轮替给两岸关系造成干扰,两岸也急需在台湾民主化后的今天达成新的两岸共识从而取代国共两党的“九二共识”。  

总之,“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起点,而非终点。两岸均不应将其视作充饥的画饼,束之高阁。“九二共识”的红利不能被无期限地分享,必须以“九二共识”为起点,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走向终点的有关方式、节奏和时间的两岸共识。  

相关文章

  • 占豪:白宫打破惯例接待蔡英文,有何企图?
  • 宋鲁郑:台湾民主已死?
  • 《东方日报》:台独思潮全面回潮 北京大礼送错人
  • 台湾同胞对毛主席的感情如此深厚
  • 东京电影节上的拨乱反正,很正确很及时
  • 变种“两国论”:张亚中“统合论”的出笼前后
  • 评龙应台:为什么我们的中国梦如此不同?
  • 台湾配合美国:北京在两岸政策上被台湾腹背一刀
  • 警告马英九:别找理由拒绝统一,不学好毛泽东思想就没资格谈回大陆
  • 恳请人大对现行的惠台政策作出认真审慎的评估审核
  • 台湾武力拒绝统一我们该怎么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