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统一大业需要两岸均能仰望的旗帜

火烧 2011-07-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48
文章强调两岸统一需共同旗帜,提出‘一国两制’应深化内涵,成为两岸共同语言,体现政治吸引力与民意召唤力,推动民族复兴。
统一大业需要两岸均能仰望的旗帜




  统一必需要实力。

  但实力不是旗帜,实力需要旗帜引领

  

  实力不光指硬实力。

  实力的重大内容是政治吸引力、民意召唤力。

  

  实力往往发生强大者料不到、想不通的嬗变

  国共之争与势换位移既是例证。

  

  迷信硬实力,动辄打过去,除了对民族最大利、人民最大愿不充分考虑与不负责任外,在政策与策略上是不动脑筋与不尽全力。


  当前在台海问题上,大陆缺乏理论建树与议题引领能力

  许多时候,许多领域、官方给人被动应付、见招拆招、应接不暇之感。

  学界常常是众口一词、多年一调、将言嗫嚅、欲说还休。

  相较于对岸或统或独或保持现状五花八门的热议,大陆倒像局外人,似乎太过冷清。



  最好笑、可气的是一碰到、想到、意会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就脸红心悸降嗓门;

  最难忍受的是堂堂正正的“中国”、“统一”等字眼常常要刻意掩藏而只见“和平”、“发展”、经济上“让大利”;

  最该反对的是政治上不作为、坐等花儿开,把统一搞得遥遥无期。




  以什么统一中国?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陆人觉得陌生,台湾人或觉已老。
  共产主义统一中国?台湾人或感害怕,大陆人难忍不笑。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统一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气得要跳(我们这六十多年就不是爱国者?不是中华民族复兴一分子?)。
  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统一中国?大陆人只见民进党胡闹。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一国两制”从何而生,将向何去?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海问题的一种方法,但还不能算统一大业的思想、理论原点,且因在“一国”定义上认知差异,目前尚难成为两岸的共同语言。


  “一国两制”需要深化、发展、细化、清晰化

  


  为什么要“一国两制”?

  为何能“一国两制”?


  如果简单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几字,就太肤浅了,就可能会将“一国两制”沦为“临时抱佛脚”、“病危乱投医”的无奈选择;就会坐实台人“哄进来、哐在一国再说”、“统战伎俩”的疑虑;就会简单我们的心志、使我们忽视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及其与港澳的差异性而犯“一刀切”、“简单化”、“急性病”、甚至“施舍感”等幼稚病;就会误我们跳不出“阶级斗争”、“东风西风”、“恶质政争”的怪圈、失去开万世太平的良机。


  “一国两制”绝非权宜之计,应有更丰富、深远、宏伟的内涵,或就是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力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在一个国家内可以而且必须求同存异、政治共和
 




  共和主义正是一国两制的思想原点与最佳诠释
  




  “一国两制”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在于:
  
  第一,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奋斗复兴期也,两岸同源、目的一致,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在不同境况条件下进行不同探索、形成的不同的模式、经验、制度及血泪教训,是中国人的共同财富共同起点、共同依凭,不应该被轻率否定、破坏;
  

  第二,海峡两岸四地在一个传承最古老的民族、凝聚力最强久的国度内,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这或许是上天赐予以“中庸仁和”为中心的中华文明的特殊厚爱与特殊使命,使其能在这冷战、热战不断、天灾人祸时发、人类时临自毁的纷扰世界里,担当和谐、大同的引领,这种“多样化”、“全色彩”、“小世界”,我们应当珍惜、把握、利用、发挥。
  

  第三,大陆的国号就是“共和”,拂去我们过去在“人民”、概念上的的误读,这共和实质就是“不同政治面”的共和
 



  以“共和”为旗帜:

  “一国”自然是“两岸”同属“的一国;

  “两制”不再是有你无我、不容的水火;

  “两岸”只是政治差异的两个方面;

  “统一”不过是复兴大潮的合流;

  “统一后的中国”是“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然传承与历史升华,由两岸四地加海外华人五方共建、共和、共荣、共享。




  “国号”、“对错”的争论可以休止;

  “一岸独大”、“一制独存”、“整碗全端”、“翻脸不认账”的担心可以冰释;

  “矮化”、“投降”、“征服”、“併吞”的魔咒会得以破解;

  滯統者、隱獨者將被照現原形、無可推諉;

  真獨者、死独者会被逼成少數、逼進死角

  國際阻力將降至最低、消于無形;

  政治对话的禁锢将被打破,统一的民意将形成涌天的大潮;


  恶斗千年的中国政局将彻底更新。





  古往今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王道之师,顺天心、合民意,胸装全天下、师出必有名



  人性、道德、、公利、民族、国家、万世太平的制高点,是不该忽视、放弃、与失守的

  妥协、退却、忍让、甚至糊涂,是必然、必要的




  一党一派的得失、一时半会的毁誉、一招半式的输赢,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可矣,算计太精、锱铢必较、整碗全端,岂是复兴“领导者”的胸怀、事业“核心力量”的气度。

相关文章

  • 占豪:白宫打破惯例接待蔡英文,有何企图?
  • 宋鲁郑:台湾民主已死?
  • 《东方日报》:台独思潮全面回潮 北京大礼送错人
  • 台湾同胞对毛主席的感情如此深厚
  • 东京电影节上的拨乱反正,很正确很及时
  • 变种“两国论”:张亚中“统合论”的出笼前后
  • 评龙应台:为什么我们的中国梦如此不同?
  • 台湾配合美国:北京在两岸政策上被台湾腹背一刀
  • 警告马英九:别找理由拒绝统一,不学好毛泽东思想就没资格谈回大陆
  • 恳请人大对现行的惠台政策作出认真审慎的评估审核
  • 台湾武力拒绝统一我们该怎么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