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卢麒元:中国可能出现技术性通货紧缩

火烧 2010-03-0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可能因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和人民币升值面临技术性通货紧缩风险,指出经济决策低效及不动产冻结货币影响流通效率,引发资本外流与经济滞胀隐患。

中国可能出现技术性通货紧缩

卢麒元

 

我们是一个由政府高度集权的国家。政府高度集权未必是坏事。但是,由一群低智商的人高度集权存在着高度风险。

请注意两件事情:

第一,全球开始陆续退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二,美元已经进入升值通道。

这两件事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非比寻常:

第一,中国的货币投放量减少。

第二,中国的资金成本上升。

第三,中国将开始资本净流出。

第四,人民币将随美元升值。

第五,国际商品市场需求萎缩。

显而易见,美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威胁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可能导致全球出现技术性通货紧缩。

为什麽说是技术性通货紧缩呢?因为,就货币总量而言,各国货币投放量已经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货币乘数效应开始递减),理论上似乎并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已经存在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决定通货膨胀的不仅仅是货币存量,还有货币的运转效率。

公式:MV=PQ。M是货币,V是速度,P是价格,Q是商品。

其中,MV才是通货。通货者,流通中的货币也。已经沉淀的货币不属于通货。

美国人用虚拟资产冻结超发行货币;中国人用不动产冻结超发行货币。虚拟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不动产基本不具备流动性。

显然,美国有一群精通流动性的高手,他们处于经济决策核心,他们巧妙地利用全球流动性的变化,赢得美国利益最大化。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也解决不了人事问题,一群极低智商(可能情商较高)的人处于经济决策核心,他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的理解还处于幼稚园阶段。他们没有能力通过货币政策照顾中国利益,更谈不上使中国利益最大化。

看看吧。

我们在疯狂地印刷人民币(M);同时,我们又用天量的不动产迟滞货币的运转效率(V)。当M远远超越实体经济需求时,我们被迫用不动产去冻结M,这样就使得V不断减速并趋近于零。

V趋近于零,后果非常严重。那意味着严重的滞胀。它会严重打击实体经济。严重者可以导致经济崩溃和政治崩溃。日本及拉美等后发达国家始终不能成为一流强国,秘密就在这里。

笔者能看清楚美国经济政策的动机。但是,笔者却看不懂中国经济政策的动机。

去年,我们一根筋地搞所谓刺激经济计划,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地保八。我们幼稚地认为,复苏就在眼前了。然而,世界经济真的复苏了吗?如果,世界经济只是一次像样的反弹呢?更有甚者,如果世界经济突然出现第二次探底呢?我们用甚麽进行第二次保卫战呢?我们准备好应对突然到来的通货紧缩了吗?

当得知中国外管局在美元进入升值通道的时刻(真绝啊),开始减持美国国库券,笔者欲哭无泪。或许,有人认为,英国人、瑞士人、日本人是世界上最蠢的人吧。要知道,是这些国家的机构和个人在接收我们低价出让的美国国库券。同时,他们在抛售黄金、欧元和欧洲债券。是的,美国人开始在政治上折腾中国了,老欧洲又开始粘乎中国了,中国人要抛美元买欧元了。用心想一下好不好?此刻抛美元买欧元对吗?政治就是政治,外交就是外交,生意就是生意。不要瞎搅和好不好?

笔者非常担心笔者的判断不幸而言中。那样,中国2010年的经济政策将会出现巨大的失误。今年的失误,将给2012年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笔者不敢想象2013年,人民币的币值以及人民币资产的价格。

中国有大批经济类的学者。中国经济类的学者,总体上还是一群学着的先生,他们远远没有悟道。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中美杂交的经济学家,他们是极度不安全的转基因产品。让他们给孩子们做老师已经很过分了。他们若成为国师,则国家悲矣!

笔者不愿再提及政府的经济官员了。笔者有一个建议,今后选拔此类干部,一定要作智商检测,不符合标准的一定不要进入经济决策核心。我们真的不能再次重复大明王朝的悲剧了。我们不能稀里糊涂毁掉一个来之不易的盛世。

商场如战场。管理一个如此庞大的经济体系,面对极为强悍的对手,中国需要极富智慧和能力的财经统帅。

毛泽东对领导的作用有一句经典的概括:出主意,用干部。

伟大领袖的意思是,领导同志不需要辛辛苦苦地去处理细枝末节问题。领导同志应该悠然沉静地拿定大主意,领导同志需要如饥似渴地寻找好统帅。这样,再大的风浪,我们都不怕了。

笔者以为,2010年,中国经济提前进入了一个大的经济波动期。今年两会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一定要坚决地屏蔽国内外利益集团对最高经济决策的干扰。一定要同时做好应对短期通货紧缩和长期通货膨胀的两手准备。一定要避免中国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笔者只能假设中国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属于智商问题。笔者实在不敢再去深想任何问题了。

好自为之吧。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