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最可怕的是无声时

火烧 2008-02-04 00:00:00 时代观察 1030
文章围绕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事件与电影《集结号》引发的讨论,反思社会沉默现象,探讨中日关系、美国寻骸行为及价值观冲突,强调无声时的深层隐忧。

最可怕的是无声时

    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事件暴露已逾月,民政部优抚安置局烈士褒扬和优待处处长宣布要“查清情况,严肃处理”也有20多天,此后就没有下文。关于影片《集结号》,近几日晚上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又专题宣传(对此我在后面要简单说几句),领导人的声音至今没有听到,只是胡锦涛在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不知道上述官方表态是否就是他们的态度?也许,这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乎有倾向性。

    邓小平说他发明了“不争论”。“不争论”是个法宝,可以不用压制,就冷淡得社会鸦雀无声。
    网上的议论在消失。任何时期,时间一长,大家都会厌倦。
    我对于此事,以后可能也不再说,意见已经表达,道理也讲清楚了。
   
    现在我还想问几个问题:
    日本为什么立靖国神社?把战犯的骨灰也放在里面供奉?这是不是有某种精神存在?
    我们又为什么对此事如此重视?可以影响中日两国的关系,这是不是有很强的政治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过去了几十年,为什么美国仍在寻找阵亡战士的遗骸?这在向他们的国人彰显什么?
    用《集结号》向人们展示了“整个中国社会在价值观”、“人性主义精神”,揭示出战争“这种人性的冲突,这种压抑和悲哀,恐惧”之后,是不是就宣告我们不再用武力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了?因为这“毕竟是内战”,这里谈不上“正义、邪恶”,无法告诉人们“牺牲有没有价值”。
    最后,假使美国和中国为了争夺市场发生了战争,资本肯定是无义战,没有什么“正义战胜邪恶”,请想一想,一方在战后几十年都在寻找阵亡战士的遗骸,一方却在夺取了政权之后就挖建国烈士的坟,谁赢得军心?会谁胜谁负?

    不争论就没有争论吗?
    果能这样,那就不要去解决矛盾,无须去解决任何问题了。
    没有争论,不是人心齐,而是人心散了,对一切已经完全失去了希望,漠不关心了。
    我看,最可怕的是无声时。

[就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谈《集结号》简单说几句]
    我们看到了,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里,《集结号》剧内外的人物都登上了场,但各自表演的不同。谷子地的原型常孟兰寻找部队60年,是为了向连长报告任务完成了。原剧作者变成了《告状》,寻找牺牲的价值;现在又赋予“反战”的内容。导演说讲的是人不是自愿成为烈士,在被动情况下,他们把命都搭进去了。精英们则说是深厚的一种人道主义的蕴含。最是当主持人问常孟兰之子:他的父亲几十年的牺牲寻找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找到连长后生活得怎么样?回答是:完成工作了,生活的很平静
    这就是真实的解放军和精英们塑造的“解放军”。

相关文章

  • 由《集结号》获奖所想到的
  • 就“沙文”网友一席话看伤痕文学和造谣者的本质
  • 大战当前该给战士们放什么电影——再看“集结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