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业研究

ARM计划改变授权模式 国产ARM CPU宜早做打算

火烧 2022-11-23 00:00:00 产业研究 1025
ARM计划改变授权模式,要求OEM直接购买许可证并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影响国产ARM CPU厂商。ARM因资本运作和成本增加,需调整授权费率,可能起诉其他厂商。

  日前,ARM和高通就技术授权问题进行诉讼。高通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ARM正寻求改变其授权模式,即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合作伙伴将不得不直接从ARM购买许可证,并根据OEM产品的销售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否则从2025年起将无法获得兼容ARM架构的芯片。为了获得使用ARM设计的许可,制造芯片组的公司可能必须获得ARM所有知识产权的许可。

  如果这项计划落到实处,将彻底颠覆现在的ARM授权模式,对于国内那些依然于ARM技术授权的IC设计公司而言,无疑是坏消息。

  ARM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利益。

  日本软银以31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ARM,即便不计算利息,收回投资需要88年。日本软银曾经宣称ARM公司将继续保持原有的管理体制,其商业模式不会受日本软银钳制。但投资人是趋利的,日本软银也急需从ARM身上攫取利润,因此就有了ARM之后一系列资本运作。

  先是成立ARM China,然后试图让ARM China上市,只不过未能成功。再是试图把ARM出售给英伟达,只是天不随人愿,英伟达对ARM的收购以失败告终。最后是试图让ARM IPO,为了顺利IPO,ARM还空降高管,把执掌ARM China的吴雄昂踢出局。就目前来看,ARM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并没有为投资人带来直接的、可观的回报。

  在资本运作屡次碰壁的同时,ARM的成本支出大幅增加,先后开辟了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市场,但并未从这些新开辟市场获得多少回报,主要营收还是源自嵌入式和手机这块基本盘。开辟新市场的副作用是人力和研发支出逐年上涨,从2015年到2020年,员工人数翻了一番,调整后的EBITDA从高于总支出变为几乎为负,这就使ARM现有的商业模式无法让投资人满意了,必须要调整授权方式和授权费率,向ARM阵营IC设计公司收取更多的钱。

  正是因此,当高通在收购NUVIA后,ARM借机起诉高通,要求必须加钱。

  本次,ARM起诉的是高通,未来,如果财务状况依然不好看,ARM没准会故技重施,起诉其他购买ARM授权的厂商要求提升授权费。

  时间回拨10年,ARM在64位时代放宽技术授权是非常有套路的。

  当时,ARM桌面和服务器生态为零,且ARM 32位和64位指令集不兼容,有鉴于英特尔无法同时维持X86和安腾的前车之鉴,那时ARM自己没有能力去兼顾桌面和数据中心,ARM通过出售arm v8授权,吸引别人入场,问题就是ARM慢慢完善了这块后,也推出了自己的核心架构,同时,指令集演进到v9了,这次就不再开放授权了,目前没有官方消息证实FT、HW获得了V9指令集授权。从这个操作来看,ARM是典型的先卖授权“养猪”,等猪长肥了再回来宰杀。

  除非你有苹果那种自成一体的软硬件生态,不然你在ARM上的一切努力,都是给ARM添砖加瓦,方便他日后割韭菜。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ARM符合自主标准就非常可笑了。

  中国的ARM阵营IC设计公司宜早做打算,无论是另起炉灶,新创自主指令集,还是拥抱RISC-V,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打算,如果依旧是一心一意跟在ARM身后吃土,迟早被ARM收拾。

  希望国内ARM CPU公司好好想想,自己有高通的律师团么?自己有高通在美国的人脉和游说能力么?高通尚且如此,国内厂商宜早做打算,好自为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