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哲学都发生了什么变化?而马克思主义属于哪一点?

火烧 2025-01-0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梳理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演变历程,分析各时期关注重点变化,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归属定位,涵盖世界本源、人性探索、神学影响及科学思维等关键议题。

  西方哲学历经数千年,其不同时期关注重点差异巨大;但所关注的内容其实都极易引发思考。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西方哲学家们的关注点都发生了哪些重大转变。

  01

  古希腊:世界与人的初探索

  世界本源是什么?

  古希腊那会儿,哲学家们就像好奇的孩子,特别想弄明白世界到底是由啥构成的。

  所以,如果我们对世界万物都保持好奇心,那我们每个人可能也可以是哲学家。

  比如泰勒斯,他觉得水是万物本原。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这么想,水无处不在,生命也离不开水,而他就从这儿琢磨出了这么个观点。

  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根本。

  因为在生活中,各种事物都能跟数和几何关系挂上钩。

  人的地位凸显

  后来,当哲学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人。

  话说回来,最开始把目光转向人的哲学家是我们都熟知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的内心和道德,他觉得人得“认识你自己”,还坚信“美德即知识”,认为知道啥是好的,就会去做好事。

  有个小相似:苏格拉底倡导的“对话式”与孔子的教育方式有些相似之处。

  两个人都通过对话和提问引导人们思考,不直接告诉别人答案,而是让人们自己去思考问题,从而发现内心的智慧,鼓励人们进行自我反省以发现真理。

  除了苏格拉底,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意思就是啥都得靠人的感觉来衡量。

  02

  中世纪是神学主导下的思索

  1.神与人的关系纠葛

  中世纪,神学开始统治一切,哲学也得给神学当助手。

  而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代表。他觉得得先信上帝,再去理解其他事儿。

  所以他强调上帝绝对权威,说人有原罪,得靠上帝救赎。

  2.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

  经院哲学里,唯名论和实在论争得非常火热。

  实在论觉得普遍概念才是真实的,而且先于个别事物存在。就好比“猫”这个概念,比具体的某只猫更真实。

  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一个个具体的东西才是实在的,“猫”只是个名字。

  所以,我们就有个问题:为什么唯名论和实在论争论这么重要?

  1.唯名论因为看重具体事物,让哲学更关注实际经验,这是经验主义的萌芽;而实在论钻研抽象概念,为理性主义打基础。

  2.实在论帮基督教论证教义,像证明上帝存在;而唯名论虽有被视为异端的观点,但其质疑精神为宗教改革助力。比如对教义的重新阐释。

  3.唯名论重视具体事物的思路,为科学研究提供观察、实验等方法;实在论对普遍规律的追求,激励科学家探索自然原理。两者共同推动科学理论构建。

  4.唯名论强调个体,促进个体意识觉醒;实在论关注普遍秩序,为社会规范提供依据。同时,它们的争论推动语言和逻辑发展,思考语言意义与概念关系。

  所以它们两者的争论所产生的思想,可以说极大的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思想进程。

  03

  近代以来,理性和科学唱主角

  1.认识论的大转向

  到了近代,哲学家们开始琢磨人到底是咋认识世界的。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他觉得只要我在思考,那我肯定是存在的,把自我意识当成认识基础,特别强调理性。

  而洛克则站在经验论这边,觉得知识都得从经验中来。

  2.科学与理性受追捧

  科学革命后,大家对科学方法和理性那是推崇备至。

  比如培根喊出“知识就是力量”,鼓励用实验和归纳找知识。

  还有牛顿力学成功后,大家更相信能靠理性和科学改造世界。

  3.政治哲学的兴起

  社会变革让哲学家关注起政治。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互相争斗,所以得把权利让渡给强大的国家。

  洛克主张人有生命、自由和财产权,政府得保护这些权利。

  卢梭则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主权在民。

  04

  现代:多元复杂的思考

  1.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现代哲学开始质疑传统哲学。

  比如尼采喊出“上帝死了”,就是要批判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鼓励人们重新创造价值。

  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想抛开固有认知,直接去研究事物本身。

  2.语言意义的探究

  语言哲学兴起,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意义得看它咋用,不同场景下意思不一样。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专门挑传统文本和语言的刺儿,打破固定意义。

  3.社会文化批判

  现代哲学家开始批判社会问题。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指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社会贫富差距大。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现代工业社会,觉得文化成了控制人的工具,技术统治也带来很多问题。

  所以,以我们视角来看,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问题一直在变,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世界、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

  而这些哲学思想,也为我们现代人去理解世界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各种视角和方法。

  那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举个例子,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了思维主体的重要性,这让我们重视理性思考。

  那现在社会中,往往有很多噱头:号称什么药或者买什么东西能治病!因为他还有很多的理由或者借口看起来挺有信服。那我们回归理性思考,他所说的效果有科学检测吗?如果有,可信度有多高?

  通过理性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知识缺乏足够的科学信息去支撑,以至于让垃圾信息充满大脑。

  还有从古希腊哲学从对世界本原的独断论转向对现代社会多元的认识转变,让我们对既有观念和权威保持怀疑态度,不盲目接受,从而能够独立思考,探寻真理。

  还有从这个哲学问题转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思想一直在被转变或者质疑。所以,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的?又或者什么是假的?又或者真假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是问题。

  对于我们来讲,能做的就是保持开放的思维状态,接受变化与多元才是主旋律。

  所以,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可以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所谓圣人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可能这两个人平时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所思考的问题或者赋予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所以希望大家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或者赋予自己生活更多的意义,这样人人都可以是哲学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