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外国学者:中国医改不乐观 私立医院将加剧不平等

火烧 2014-08-29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外国学者指出中国医改前景不乐观,私立医院将加剧医疗不平等。文章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困境,认为私立医院扩张可能扩大贫富医疗差距,并导致医疗支出上升,呼吁系统性改革以实现公平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者刊登在学术杂志《The Lancet》上的文章质疑,旨在提供可负担和公平医疗服务的中国医改前景并不乐观。

  作者将矛头直指中国公立医院体系的改革。本周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在内的七省市开启了外资独资医院试点。研究者认为,私立医院只会令问题恶化

  南方日报援引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称,外资独资医院的放开,能够给高端医疗市场带来更多的选择。但短期来看,对中低端医疗市场影响仍然有限。

  “单就这些医院的服务对象来看,定位不会是普通百姓。”

  不过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也是这篇论文作者之一的箫庆伦(William Hsiao)认为,根本上讲,这个策略可能产生意外的后果,政府没有考虑周到。

  “如果中国把国内私立医院的比例从当前的10%提高至20%,将进一步加剧贫富者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差距。有违医改初衷,即创造一个更平等的医疗体系。”

  此外,箫庆伦表示,中国医疗支出也很可能上升、病人看病成本上升,因为公立医院为了与私立医院竞争,将耗费更多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比如增加新的医疗设备等。

  据报告,在2007至2012年间,中国每年医疗卫生支出增速在10.2%至14.9%间,高于年GDP增速。

  箫庆伦认为,公立医疗机构难以盈利。医生们收入水平较低,他们的收入与其提供的每项服务挂钩,医生们还普遍存在开药拿回扣的现象,这会导致盘剥病人的情况发生。

  报告在结论中称,除非中国对耗资巨大且效率低下的医疗服务系统进行改革,否则无法让全部公民享受到可负担且公平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