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参考消息:中国农村怀念“赤脚医生”

火烧 2009-01-22 00:00:00 社会民生 1033
文章回顾中国农村赤脚医生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分析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指出农村医疗体系瓦解及基本医疗服务不足,强调改革需增加医生数量与改善分配。

参考消息:中国农村怀念“赤脚医生”  

    

 2009-01-21   参考消息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月17日文章】题:中国农村怀念“赤脚医生”(作者亚历山大·卡塞拉)  

  虽然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依靠的是原始的设备和非正式的医生,但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肯定的那样,它是中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创举。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上台时,拥有5.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大约4万名医生,意味着平均每1.35万中国人才有一名医生(现在的比例是950:1)。而医生数量极度匮乏的同时,还伴随着另外一个问题。除了一些中医之外,大多数医生集中在城市,农村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医疗服务,传染病频发和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十分普遍。  

  中国共产党一上台就把农村医疗服务当作一项头等大事。由于缺少专业医生,中央政府于1951年决定,由卫生员而不是正式医生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1957年,中国共有20多万名由地方政府管理的“乡村医生”。虽然这些乡村医生只接受过基础培训,治不了疑难杂症,但却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防止小伤小病恶化和完成全国范围的疫苗接种计划。  

  1968年,乡村医生制度更名为“赤脚医生”制度,这个名字源自经常光着脚在稻田里干活的南方农民。  

  “赤脚医生”制度对整个农村医疗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仅限于满足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但鉴于当时中国的条件,这项制度可谓瑕不掩瑜。  

  然而,去集体化的代价之一是农村医疗体系的瓦解。中国当局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尚未采取系统化的措施来纠正经济改革的一些负面影响。  

  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话来说,中国内部在医疗水平上有天壤之别。  

  即便是城市也几乎没有基本医疗服务,就算是最简单的医疗服务需求,人们也得上医院。由于医院现在要自负盈亏,加上79%的中国人没有医疗保险,老百姓的负担很重,许多人根本付不起医疗费。  

  每950个中国人拥有一名医生的比例看似振奋人心,但它并不能反映出大多数医生集中在城市的现实。同样,虽然中国大多数综合医院的水平明显低于西方,但少数专科医院却拥有最高明的医生和最先进的设备,越来越迎合中国新贵们的需求。  

  中国的许多人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但也正是中国人每年在美容手术上花掉约20亿美元。  

  据估计,中国还需要增加50万名医生并平均分布在全国各地,才能满足中国人真正需要的医疗服务需求。  

  然而,这不仅需要培养更多医生,还需要改变医生的地位和收入水平。  

  西方医学界人士认为,中国政府正逐渐认识到,它亟须解决农村地区的医疗问题,否则这将很可能演变成严重危机。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