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毕福剑的表演让我们见识了什么?

火烧 2015-04-10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分析毕福剑表演背后的问题,揭示其见利忘义、得意忘形与二皮脸的双重人格,同时探讨反毛反共圈子文化的影响。

 

 

  毕福剑的表演让我们见识了什么?

  杨明远

 

  一、让我们见识了毕福剑的“见利忘义”

  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到毕福剑1959年出生。1976年至1978年,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太平街道唐房青年点插队;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太平街道文艺宣传队。1978年至1985年,(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第一调查船大队服兵役。曾任放映组长,俱乐部主任,副航海长,青年干事,团委书记。1985年至1989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导演专业就读。1989年6月至今: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任导演。

  从毕福剑的简历来看,早年发迹于文革期间,靠文艺表演而被共产党重点培养。然后,一帆风顺,比现在的年轻人,幸福美满多了。毛主席、共产党栽培了他,沒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

  让他耿耿于怀到要侮辱毛主席、贬损共产党和人民子弟兵,可能是两年的知青生活和七年的军旅生涯。

  如果没有这两段经历,会有他1985年以后的青云直上和飞黄腾达吗?毕福剑恩将仇报,让人们见识了他的“见利忘义”。

 

  二、让我们见识了毕福剑的“得意忘形”

  毕福剑真的很有才吗?也不见得。

  不是有网友揭露他,一幅四个字的题词,写错了两个字吗!

  他曾主持的节目中,也曾因口不择言,不是有过被要求其道歉的吗。

  ……

  毕福剑忘乎所以,夜郎自大。他看不到,是国家的资源平台,才使自己做大做强,大红大紫。因此,也让我们见识了他的“得意忘形”。

 

  三、让我们见识了毕福剑的“二皮脸”

  毕福剑,在台上,言不由衷的唱着赞歌,台下用下流的语言谩骂、取笑人民领袖和英雄,充分展示了他的双重人格和伪君子的秉性。

  毕福剑台上、台下两张脸。也让我们见识了他的“二皮脸”。

 

  四、让我们见识了反毛、反共的“圈子文化”和“文化圈子”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毕福剑生活在上层,他的朋友非富即贵,名流荟萃,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既得利益者。在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反对毛泽东、污蔑毛泽东、谩骂毛泽东者,司空见惯,大有人在,既是公开的秘密,也成为了一种时尚。所以,在毕福剑辱骂毛主席的现场,才会有人为他鼓掌叫好;毕福剑的倒行逆施遭遇到批评后,又会有人出来为其辩解和开脱。这又让我们见识了反毛、反共的“圈子文化”和“文化圈子”。

  ……

  2015年4月10日

 

 

 

相关文章

  • 侯峰:毕福剑事件拷问法律、公德和民族利益的底线
  • 老毕受纪律处分跟文革有半毛钱关系吗?
  • 青年作家铁流写给全国人民的一封信:言论自由不能没有道德和底线
  • 老田:喉舌界精英的“政治零操守”及其“谣翻中共”的努力--毕福剑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 面对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者要站出来讲话!
  • 文贝:毕福剑事件的记录与思考
  • 民众态度究竟如何?--毕福剑事件中的真实民意
  • 是谁在下这局反华大棋?
  • 薛盛威:应该把握毕福剑事件的“拐点”契机
  • 宪之:毕福剑与胡耀邦对读方能不惑
  • 郝贵生:人民群众是社会正义的根本标准
  • 郭松民:毕福剑事件的标志性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