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腐败是绝对权力的毒瘤

火烧 2011-06-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5
文章指出腐败源于绝对权力,官僚体制缺乏制衡导致腐败滋生。分析多党制反腐局限,强调文革探索对反腐的启示,主张在不变更国体前提下建立新权力中心。
    政改派、颜色派、资右文人,对中国来说,永远都只是廯疥之疾,真正的心腹之患还是官僚体制的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失去了制衡的权力体制只能是封建专制和独裁,因为只有专制和独裁,才会产生腐败。没有有力的监督,只能无限制地腐败下去,最后在众叛亲离中土崩瓦解,灰飞烟灭。那些逆人民大众利益而花样翻新的治理招数只能加速灭亡,北洋政府是这样,国民党蒋介石也是这样。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多党制能否消除腐败,暂且不论。但变更国体,一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前捷克斯洛伐克,恐怕会带来国家的分崩离析,陷入旧中国的军阀混战之中。然腐败的官僚体制又给了政改派寄生之所,使之能一面制造腐败,一面指责这个滋生腐败的体制而求西化,亦颇能迷惑一些人。可以说,政改派是权力腐败的附生物,是官僚体制的保护色,又是官僚体制自我滋生的对立面,就象腐肉生蛆。但蛆虫最后是要在蛀掉整块腐肉后而灭亡的。

    遏制腐败,必须要有与之相抗衡的另一个势均力敌的权力中心,所谓相生相克;内部机制的同质监督,只能是形同虚设,或者被和谐掉;但多党制衡,在利益交换的原则下不一定能消除腐败,这点尚且不说,关键是极易导致山河分裂,割据对峙:这是否陷入了一个悖论呢?腐败无治吗?

    在不变更国体的前提下,相对于官僚体制,是可以再生一个权力中心的,而且它的基础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需要组织确认使之规范罢了。当它完成一定的特殊历史使命后再视情况决定去留,曾经的“文革小组”即是。出于对人民共和国的无限忠诚,出于对几千万革命烈士的无限热爱,出于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毛泽东进行的文革探索确实是划时代的一项伟大民主实践,毛泽东把它作为他一生中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把它与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相提并论,可见这个探索的伟大意义了。当然,主席也不无悲壮地说了,对这件事,肯定的人不多,否定的人不少,这件事还没有完,还要作为遗产交下去。

    文革,作为在人民共和国的体制下,避免走西方的多党制,却能再生一个权力中心,仅仅只是进行了10年探索,确实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有些还走向了极端,甚至引起了某些混乱。但几十年后再来回头看,它无疑能摧毁几千年官僚体制、杜绝腐败,重拾民心,这对于愈反愈腐的现实来说还是有某些启示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要想不走上西化的邪路,而又能为深化改革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保障,是不得不面对前人的有益探索的。

    目前的反腐,看似方法、途径穷尽了,其实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徒然给了政改派绝好的说辞。但反腐并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是折枝之类也。如果跳出官僚体制内生性的自我监督,在党的领导下,凝聚人民大众的力量,在组织结构上确认另一个有力的监督中心,以法律为武器,则吾恐官员会见钱色变,摸钱烫手,避之唯恐不远也。那样,全党将又得到一次理想信念的刻骨铭心的教育,不仅腐败无疾而终,文革的负面可以避免,而且社会主义的道路会真正地越走越宽阔,人民群众会真正地再次发自内心地高喊共产党万岁,中华崛起也名副其实也。

相关文章

  • 凛然:就一枝清荷一句话,谈当前“左派该怎么办”问题(四)
  • 凛然:中央党校周天勇如此阴毒,不加悔改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 中央党校李君如顶风作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面临功败垂成危险
  • 凛然:开展一个对中央党校王长江错误思想的彻底批判
  • 建议左翼开展一场新的整风运动
  • 左翼应斗私批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五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 革命题材影视的新迹象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铁肩担道义,赤胆诵红诗——首届中国红《红色诗歌朗诵会》隆重召开
  • 奚兆永:马列主义与中共的命运---对90年历史的沉思(修改稿)
  • 奚兆永:对90年历史的沉思之八---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奚兆永:对90年历史的沉思之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只能是实现共产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