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土地流转”前景很好!

火烧 2008-11-08 00:00:00 三农关注 1053
文章讲述土地流转前景看好,但农民在补偿和置换中面临困境。猪圈、水田、旱地补偿标准低,农民选择补偿而非置换。土地流转改革虽受欢迎,但农民权益保障仍需关注。

“土地流转”前景很好!


  最近两天,陆续接到老家的两位姐姐打来的电话,说是在我家庄房旁边要建高速公路。修路征地涉及到我家的一间猪圈、一块水田、一块旱地。
  这件事非同小可。我的老家在巴山脚下,山清水秀,一条清澈的仙鸡河从山间流来向长江奔去。我家的庄房,在全村那是有名的“风水宝地”,在村民中有很多说法。他们的结论依据就是我们兄弟俩都走出了农门,吃“皇粮”了。我对这些说法从来都是一笑了之,因为这对于我来讲似乎并不灵验,自从走出那个村子,至今仍未财大气粗、官运亨通,充其量只是一个“体制内”打工者。眼下要建高速公路,那“风水宝地”显然是荡然无存了。本来在70年代初期,我家的前面300米的地方就修建了一条铁路,如今又紧挨着房屋建一条高速公路,而且据说是建桥梁,那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啊。一条高速公路耸立在家门口,尘土与尾气齐飞,火车共汽车俱鸣,即便原来的“风水”再好,也被破坏得目不忍睹了。一个宁静、灵气的村落,在强大的现代喧嚣中瓦解了。
  这是无法抗拒的事实。我姐姐的电话也是告知这样一个事实。同时被告知的,当然还有市、县的征地政策。
  先说猪圈。我家的猪圈,建于六十年代,大约20平米。在我们那个地方,猪圈其实也就是厕所。要说建一个猪圈,那可比建同样大小的房子成本要高多了。首先得挖一个长方形的深坑,深度在2米以上,四周和底平面用石头砌起来,然后用沙浆(石灰拌沙子搅和后)糊起来。当时农村用水泥的很少,可能也用不起。地下部分处理好后,然后用石板架在上面。这些石板,是专门请十几个人从一百多里的地方抬来的。买石板要付钱,抬石板的人要给付工钱,还要管饭、备干粮。地上部分,就和在地面建房是一样了。
  我讲这个建造过程,是让大家知道这个猪圈的成本应该是多少。而这次政府给的补偿是多少呢?300元!不要说猪圈的地下部分,就是在地面建房,300元能干什么? 而且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谈判权。所谓拆房补偿,其实与抢劫无异。
  再说土地补偿。1亩优质水田(水稻亩产1000斤以上)的补偿标准是18000元,优质旱地的补偿标准是14000元。我家的两块地总共获得补偿5000余元。我家的地,其实只是当初给我母亲分的地,母亲去世后也就保留至今。在我们那个地方,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所以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都没有土地。按农村习惯,男孩子才有继承权的,所以我母亲的土地承包权,也就由我们兄弟继承了。
  当然,按政策你也可以在获得补偿和置换土地之间作出选择。但能够置换的土地,一般很边远,且土质很差,都是当年分地时没人要的地方。所以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农民都选择了补偿,而不愿意置换。有不少农民因为得到了这些补偿费,还满心欢喜,认为反正种田不合算,本来就常年在外地打工,这些地不要也罢。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因为这个改革措施深受农民欢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土地集中,农业的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的蓝图就可以得到实现。
  不过,我仍然有一种莫名的悲哀,甚至担心将来会有多少人“死无葬身之地”呢。

相关文章

  • 滠水农夫:突破资本围猎小农,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不能丢
  • 滠水农夫:农民承包地有偿转让或开启土地私有化实质进程
  • 李昌平:为什么以及如何坚持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这条底线
  • 张路雄:耕者有其田——中国耕地制度的现实与逻辑
  • 中国自由派的土地私有化歪经
  • 一封农民的来信——致李昌平老师
  • 耕者无其田——关于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化的辩论
  • 玛雅:关于农村土地私有化问题
  • 中国自由派的土地私有化歪方
  • 农业资本已控制了我们60%的田野
  • 从罗杰斯说到中国当农场主说起
  • 警惕:我国农业土地私有化改造的方向或已确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