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发放应缩小“阶层差别”
养老金发放应缩小“阶层差别”
参考家园2010-12-29 14:43:51来源:《参考消息》
【香港《东方日报》 12月27日文章】题:养老金年年涨
国务院决定,自明年元旦起,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一成,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40元左右,这是当局连续六年提高养老金标准,但受惠者并不领情,网上劣评如潮,“企业退休涨100锣鼓喧天;公务员涨1000不报道;退休工人加六次,还不及退休公务员加一次”。
有肉吃还骂娘,火气从何而来?原来,退休人员按原供职单位性质分为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三大类,前者多为工人,后两者多为公务员,在这种双轨制下,工人退休前按月缴款,退休后养老金微薄,公务员在职时一分也不用缴;养老金却要丰厚得多,这一差距近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来愈大。
虽然,退休公务员近年增加补贴的次数不及退休工人,但一次增加就是好几百元,平均收入6年增长两倍;而退休工人年年涨养老金,但总额不及退休公务员涨一次补贴,收入6年增长一倍。以广东一名有40年工龄的退休工人为例,每月养老金1300元,而同期入职的公务员退休金为4000多元。不患寡而患不均,增加 100多元的小恩小惠,怎么能消弭人们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养老金双轨制其实极不公正,现有企业退休人员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是共和国第一代建设者,他们从学校毕业后进机关当官还是到工厂做工,全由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凭什么服从组织分配后几十年,做工人的养老金就要比当官的少一大截呢?
更何况,公务员在位时已经享受了几十年的高薪待遇,不缺住房公车,有吃有喝有拿,经常灯红酒绿,日子过得比老百姓不知好几倍,退休后只是普通公民,凭什么还能拿到比工人多数倍的养老金?
说到底,公务员养老特殊化并非公正、合理的制度,当局应该而且有条件对这不合理的分配制度进行调节。目前内地共有5000万企业退休人员,而近年全国财政收入以高出GDP近两倍的增速飙涨,年均增加近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政府财政,为什么不能向企业退休金倾斜?
工人阶级养天年要比权贵阶层凄凉得多,这是贫富不均的缩影,也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何让社会保障一碗水端平,如何消除职业差别和阶层歧视,这对执政当局将是考验。
相关文章
- 杨斌:中国延迟退休与美国休克疗法
- 唐钧:3800万人弃保,有这么少吗?
- 杨斌:警惕新型金融战争掠夺全球民众养老金和存款
- 唐钧:养老问题已成政治问题
- 春秋笔:从《决定》看养老金缺口的出路
- 从“延迟退休”看改革深化的方向
- 当务之急是废除“双轨制”而不是热炒“延迟退休”
- 养老金“不翼而飞”是制度安排:我们的老年要被葬送?
- 私有制不灭,养老金总有一天发不出来
- 由陈水总事件而想到的
- 刀锋:我们现在缴纳的养老金真的入不敷出吗?
- 决战:养老金入市暴露了管家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