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下岗原来很开心

火烧 2010-09-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通过巩汉林小品展现下岗职工生活,笑中带泪,反映时代变迁与现实对比,探讨下岗与自由的关系,引发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刚才打开中内电视台8频道,巩汉林正演着下岗职工。凭着巩汉林的表演天赋,看他的戏不笑是不可能的。我笑了二十来分钟,这对身体是有益的。

戏中的巴国梁下了岗,正巧他哥哥巴国栋刚买新车带着老爸来看他。巴国梁怕他爸担心,就躲着不见他哥和他爸,让他妻子编个谎应付他爸爸。不过他爸爸还是觉察出不对来了。后来他爸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责备他哥说:“国梁下岗了,你这个哥怎么当的?”

以下情节还多,巩汉林的演技不得不服,反正我是笑着看完的。再说一遍,这对我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节目完了,片尾歌以一声大笑结束“呼哈哈哈!”

笑完了,坐在沙发上遐想开了。时代真是进步了。我年青时哪有这么开心的节目!那时候的电影里全是贫下中农斗地主、游击队打日本鬼子这类内容,全是“斗争”,全无开心。哪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

又一想,那个时候也会演工人农民,但工人农民都是很忙的,似乎没有下岗的。那个时候强调的是文艺反映现实生活,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成了现在精英们批判的对象,说那个叫“极左”。不过,人说文艺反映现实,看来并没说错,超脱的文艺家们怎么说不沾现实、不沾政治,还是免不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现实。巩汉林的小品不能算为政治服务了吧?还是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下岗搬出来了。

再一想,我看得开心,是因为我没下岗。我要下了岗,看这片子还会开心吗?

我年青时没有这样开心的节目,那时候的作家们也没有这样的生活素材呀。城市居民都安排工作。就连劳改期满的都给安排工作。农村的土地是公社的,谁回到农村,不用问不用商量,明天跟着大家出地干活,就计工分,年底就跟着大家一起分口粮。唉,哪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计划经济就是这样的缺少“自由"!

现在多好,农民再也不用拴在土地上了。海阔天空,自由流浪,晚上想睡哪里?过街桥下?工地水泥管子里?车站广场?马路边上?悉听尊便。当然也可以住宾馆,那要看你舍得舍不得把半个月打工挣得钱一夜花光。

宪法上写得明明白白,劳动有劳动的自由。不过现在社会变化了。如今不讲阶级斗争那一套陈旧的东西了。老板也是劳动者,而且是高级劳动者——所以人家年薪几十万几百万。人家的劳动包含用你打工还是不用你打工。这是人家的自由。保证了人家的自由,劳动者劳动的自由是就包含有下岗的义务了。

我笑过了,还能想到下岗职工笑不出来的生活,是因为我家下一代中有人为每月800元的工资从早上七点工作到晚上十点,没有周末!

下岗了,全是你自己倒霉,没有人为你负责。老爸顶多责怪一声巴国梁的大哥“你这哥怎么当的?”

就是没有人问一声政府“你这政府怎么当的!”

相关文章

  • “吊丝”一词爆红网络 彰显社会分层后的集体焦虑
  • 是哪一家的“政府行为”?——武汉“黑监狱”控告团第8号公告
  • 汪洋“蛋糕论”被误解了吗?——一个青年学子对“蛋糕”的认识
  • 周新城:关于两极分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 是“穷怕了”还是资改的罪孽
  • 潘毅:改革的十字路口:转向社会经济
  •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续6)
  • 普华永道美女硕士猝死,暴露私营经济严重的剥削性
  • 批判摒弃私有化才是真正的反腐败、争民主、求自由
  • 委员长的“五个不搞”,关键是“不搞私有化”
  • 忠言:企图将弱势的农民矮化固化才是真正悲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