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七大报告揭露《新非公36条》的国退民进阴谋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括为“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部分的。
也就是说,在十七大报告的整体部署中,医疗、教育、住房、养老问题,属于“社会建设”,而不属于“经济建设”。
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明明是一个讲经济问题的文件。这从文件导语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一段话就可以看出来。
然而,就在这个讲经济问题的文件中,却大篇幅地部署了医疗、教育、养老领域的“国退民进”。具体请参见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05/150815.html
也就是说,这个文件,故意篡改、模糊了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界限,把社会建设的主要领域——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也变成了经济建设领域的问题,并且一股脑儿装进“国退民进”的框里。
公共服务领域的“国退民进”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这在拉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仅以医疗为例——拉美国家医疗卫生私有化的后果是:民怨沸腾,几十个执政多年的老牌政党纷纷下台。
上世纪80-90年代,
9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后果日益显现,
网友们,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抵御国退民进的有力武器,是任何人都不敢公开反对的。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拿起这个武器,进行斗争。
相关文章
- [捍卫国之重器]江涌:国有企业的六种角色
- [捍卫国之重器]江涌: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中流砥柱
- 不解决下岗职工的问题,就是对党章和宪法公开的背叛
- 宗寒:国企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主体作用
- 27%国企纳税将近50%,凭什么国企养外企和私企?
- 请你们读一读国企长沙船舶厂生死存亡的报告
- 吴宣恭:再谈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 朱安东:私有化与国有化——“二人转”的背后
- 郭松民:主流媒体为什么对国企不友好?
- 邋遢道人:巩固和完善国企全民性质是遏制腐败的基础
- 非洲教训:国有企业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