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人倡两岸和平发展 美官员关切两岸走太近
黄埔人倡两岸和平发展 美官员关切两岸走太近
关键字: 两岸关系 黄埔军校
“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本周一在台北盛大举行。这是两岸黄埔校友暨后代首次在台聚会,不仅惊动两岸和外国媒体,“美国在台协会”也派政治组组长Rank前往关切。这个旗帜鲜明的论坛,口径一致要遵循现任祖籍,发挥黄埔精神,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其高昂情绪震动整个会场。
论坛由「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筹委会主办,召集人为原总政战部主任许历农上将,他以九十一高龄号召近五十位台军退役将领与会,原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因重感冒无法参加。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等获邀致词,加上两岸、香港、北美等地的黄埔校友暨后代,会场聚集近两百人,盛况空前。
许历农致词时开宗明义说,本次论坛宗旨是「实践中山先生思想,发挥黄埔精神,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过于劳累,加上连日感冒,许历农会后全身发抖,经人搀扶赶往荣总就医,中午传来无大碍,是本次论坛意外插曲。
致词最为鲜明的是国防部原副部长、国民党原黄复兴党部主委王文燮上将。他说,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为「北伐和统一中国」,国民党党章第一条就是建立民主、自由、均富和统一的中国,至今未变。王文燮认为,只要政治解决,大陆撤离对台飞弹完全不是问题。在他眼里,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会场人士指出,这次论坛虽无大陆退役将领来台,但大陆嘉宾身分背景可观,并不亚于去年底在台举行的「两岸一甲子研讨会」,如周恩来姪女周秉德、左权之女左太北,黄埔毕业的解放军上将之子大有人在,这些人关系广布,关键时刻仍具一定影响力。谈到两岸关系,周秉德感性地说,周恩来临终前三个月,仍不忘台湾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他用颤抖的手批示四个字,「托、托、〃、〃,」想要托付有关统一事务,可见他心系两岸前途。她说,如果周恩来和蒋经国健在,两岸和平协议的进程「肯定会快」,因为双方有共同语言,有感情,一说就通。
随着黄埔一代凋零,二代也将老去,两岸这种情感逐渐消逝,是否心生危机感?周秉德说,这倒不会,顺着两岸形势努力往前走,总有成果。论坛昨圆满落幕,大陆黄埔亲属代表兴致勃勃,表态希望下届论坛能在大陆举办。
会场发言时,大陆代表言必称孙中山,但很少人提蒋介石。台军将领认为蒋身为黄埔校长,竟被黄埔后人刻意忘却,说明不能面对历史,两岸很难策励未来。一些台军退役将领实在忍不住,私下感叹为什么对岸不多提提「我们的老校长。」何以至此?一位大陆黄埔后代说,蒋介石当年杀了太多共产党人,多年的仇恨,很难在短时间改变,「放下仇恨,面向未来」,是最好的做法,旧事重提,只带伤感,无助于两岸往前。也有人说,重新认识蒋介石,需要一个过程,随两岸关系改善和民众的相互理解,大陆对蒋介石会有新的看法,学术界可以研究讨论,短时间想要全面接受蒋介石恐怕不易。大陆来访客人也有人认为,历史归历史,蒋介石是黄埔校长,事实不容抹杀,他的功过也要按不同时期检视;某个历史时段,蒋是伟大的,在民族统一的问题上,蒋毫不含糊,不屈从于美国,大陆老一辈领导人都很敬重,私下称蒋为「老朋友」。
一位俄罗斯学者则说,近代俄国历史有一个不好传统,新的领导人上台,首先是否定前一任领导人,否定下去,俄罗斯的历史永远只有后半段,历史应该有其延续性,有过则改,无过勉之。两岸的前途,恐怕也不能悖离这个定律吧!
在4月份许历农率18位台军退役将领访问大陆时,在未预知前突然被安排参观北京航天城并与多位解放军退役上将、中将座谈。有台军人士提及要求大陆方面撤飞弹,解放军人士脸色凝重,并无回答。
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处在马英九上台后就有研究分析,随着国民党复辟回朝,台军中本来就占多数的亲蓝营军人可能扩大与大陆联系,因为他们的祖籍大都是大陆省份。美国必须考虑两岸军事人员交往走近,会削弱台军的忧患防敌意识,导致战力大大下滑。这种前景比售台美国武器装备落在解放军手里更为可怕。
美国的政策底线是,两岸经贸关系热络美国不反对,因为对在台美国企业有利。但任何在政治层面、军事层面的突破,则为美国严重关切。美国将视陈水扁民进党政府制造两岸紧张作法及马英九国民党政府与大陆签订和平协议同等看待,均是对美国亚太战略利益的挑战。
更多精彩,登陆www.meihehua.cn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