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尽苏格拉底杯中毒酒——《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连载2
文章围绕现代人生哲学展开,探讨认识自我、人生意义及哲学理论,结合朱鲁子老师课程内容,反思当代人精神困境与自我实现路径。
饮尽苏格拉底杯中毒酒——《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连载2
7,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人,要认识你自己”这是朱鲁子老师的《人的宣言》的副标题。
刚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由一惊:我,认识我自己么?——我从不知道,也从没想过。
十八年来,我一直认为我过得很开心,我曾“夸下海口”——我要做一个永远快乐的人。可是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如何让自己笑对一切?我曾认为我很了解自己;曾认为我可以应对任何事,不论有多困难。但是,当我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做。
说起人生,或许就像朱鲁子老师说的,我们的人生会很容易夭折,我们只是走在了人生的夏季,却很难进入秋季,冬季就更远了。因为我们对自己还了解太少,人生的经历还尚浅,甚至还没真正进入自觉性形态,想从自发性形态到自觉性形态,再上升到自然性形态,绝非易事。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从不知道,甚至曾经很消极的认为: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虚荣。所谓成功,不就是为了在人前抬起头,夺得他人羡慕崇拜的目光么;我们追求在人前的光鲜外表,追求自身的知识内涵,所谓修身养性不也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么;什么隐居避世,什么淡泊名利,都是一种逃避人生,逃避责任,逃避自己无法实现梦想的心而为自己找的听起来令人称羡的说辞,说白了还是虚荣。
但是,上了这半学期的现代人生哲学,我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能说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高度,但也充分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不对,不应该只看到社会的黑暗面,就对人生充满消极的态度。
人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像朱鲁子老师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麻烦,都不气馁,不会对人生产生消极的态度。这世上每天有多少人自杀——不计其数。不是说在我们南大每年也有自杀的名额么,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不热爱自己的生命?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解脱”带来的是活着的人的痛苦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金钱、名利、地位等等都是身外之物,死了以后都是带不走的,但唯一切切实实拥有的是我们的生命啊。
学习现代人生哲学这么久,我受启发最大的是要热爱生命,爱己也爱人。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并不是说一定要逼迫自己做真人、圣人,让自己流芳百世,只是人生的九个境界都是必经的,欲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认识自己,就是为了成为自己!
8,我眼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以前在我的眼中,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涉及我们社会、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我们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部分,所以我不敢轻易触碰。而如今,在接触了朱鲁子老师讲授的现代人生哲学以后,我感觉哲学这门学科和我之间的距离大大地缩短了。
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科学的哲学理论指导,现代人生哲学是一套科学的人生哲学理论,学习现代人生哲学恰恰很好的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去了解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
回顾这半学期的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人,要认识你自己。以前我只知道人要认识自己,但是却不了解这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显然,我没有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现代人生哲学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
人是宇宙的奥秘,认识人是最难的。认识自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所以若要实现你自己,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谈何容易啊!认识自己是如此艰难的一项工程,总的来说我们必须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在人生的旅途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弱势,以此来规划我们的人生。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发生是我们不能阻止的,但是面对它,处理它的办法却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
另外,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老师给我最深印象是乐观。当老师面对过去的遭遇时,他很坦然,完全没有一丝的不堪。难过或许是有一些的,但是朱老师表现出来的乐观的确让我佩服。我觉得乐观是人生活的过程中必备的素质。乐观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勇敢,更坚强,也更容易站起来继续前行。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了什么,保持乐观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人做到了乐观,然后便会积累自信,在我看来这是有必然联系的。拥有了自信,加之以奋斗,我想就离成功不远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感想。现代人生哲学教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我想我以后会秉承现代人生哲学的一些理念,怀着饱满的热情,来面对我的大学时光以及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谢谢老师!
9,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现代人生哲学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现实的悲哀、自我的浅陋、以及世界哲学的博大精深,老师的对现代哲学,现代人生的深刻剖析。
以我见,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人生的学问,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代的社会节奏加快,意味着又很少的时间来细细品味这个社会基本问题,说到底是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彻底颠倒了人们的常识。如果一个连“我是谁”“我的价值在哪”都回答不了,那还谈何去学习那些高深的理论与专业知识。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哲学,那么,它在人文社科方面最就难免是残缺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人生哲学,那么,它在整体修养方面是难免残缺的,就像一座庙没有神一样,一个没有经历过现代人生哲学洗礼的当代人,没有资格宣称自己的理性和心智是彻底成熟的,健全的。
应该说,当代人是废掉的,夭折是其宿命。降生在当代人是可怜的,可悲的。因为,他们只有生理青春期和生理更年期,而没有精神青春期和精神更年期。当下的教育,是杀死“童年”的罪魁,由于当下教育理念的完全错误致使望子成龙的家长和教育过度地开发了童年的精神呢矿藏,导致个体童年阶段向少年阶段的过度仅有生理的青春期而没有精神的青春期。由于少年人已经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故,其携带到少年时代的自发性,天性,本能,潜能,就必受到与自觉性,理性精神内容同构的自觉性精神态或境界的内在压抑和外在的理性化文明社会结构的压抑。
可以说,现代的青年一代是没有受人生哲学洗礼过的一代,是感情默然,荒凉如情感的匮乏的一代,是冷漠如行尸走肉的一代。出生便早早夭折,是家庭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由于当下教育体制的扭曲,孩子们从小便接受急功近利的思想教育,从而忽视现在从孩子内心角度的关怀。
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思想真正懂得哲学的人,应该从马斯洛的五个层次同时入手,从而达到最高的境界层次,正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和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人生还处于基本的需求层次时,如果自发地或借助外界的力量而获得高层次的需求层次时,那么他的一生不再空虚与孤独,那么人生充实而活力,不因此而碌碌无为。
如果想拥有智者的智慧,那么我们芸芸众生该如何去努力呢?我想,也是朱老师深刻的体验,首先要认识你自己。俄狄浦斯悲剧的真正根源是,人,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俄狄浦斯仅仅在动物的层面上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谜,他的智力尚没有成熟到马克斯那样的社会高度——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认识自己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有众多的人为了实现自己而努力,然而却有相当少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与目标。关键在于,相当多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这些道路早已背离目标价值的实践。
所以,重建巴别塔势在必行。重建巴别塔,这是现代人生哲学为自己提出的艰巨任务。当代人个体,只有建起巴别塔,才能认识你自己。朱老师曾说:现代人生哲学以三条基本原则或公理为基石,利用三块彻底“烧透”的砖——自发性、自觉性、自然性,用科学——价值中的逻辑,辨证地揭示了人生基本矛盾,构建了科学的人生理论巴别塔。
人生发展是有规律的,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尽管现实的人生被无数偶然性的不可预料的灾难变故和无常的支配和困扰。人们往往把现实人生的无常称之为命或命运,认为个人无法支配的,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几乎很少有人在命运面前低头,他们毕其一生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也许上帝或自然赋予人类以自我意识,就是为了人类把握命运,认识人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可能。
通过半个多学期朱老师现代人生哲学的学习,我豁然开朗,认识自己是主要目的,而如何认识实现自己呢?那就是重建巴别塔,用正确的方法,用心灵之手解开困扰人类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这样的话,人生意义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价值。
10,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朱老师是很推崇讲真话的。在写课程小结这样的事件上,我很愿意将朱老师的教诲付诸实践。禁得起诱惑,经得住恐吓,我们就敢于直话直说。
这门课和我最初的想象是不大一样的。我原以为课上会讲述的内容是以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做一些哲学的指导和提升,半学期学下来,发现《现代人生哲学》的立足点比想象中要宽宏得多。主要还是以认识人和人生本身为切入点,与生活细节种种不很密切。但我想,这也是这门课可以称得上“哲学”的原因所在。哲学要揭示的就是最普遍、最本质的规律。当然,该哲学之所以称为“现代人生哲学”,也就必须有别于以往的哲学。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朱老师的课还是做到了开创性。
但据说,朱老师历时三十载创作的理论被称为“伪科学”。我个人资历甚浅,还不知所谓的“学问”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但“伪科学”至少是对真正的科学有相当程度的扭曲,矛盾有两面,无真科学则无伪科学,不知到上面的人认为真正的人生哲学该是什么。以我个人的眼光看,现代人生哲学还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理论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许不够成熟,但那不代表就是伪科学。
至于输送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我不知其他同学感觉如何,我个人觉得事情远没有“误导学生”这么严重。师长们还是可以相信我们作为大学生所具有的判断力。对则取之,错则舍之,对任何一门课程都是这样的。虽然朱老师课上讲的一些观点我也不很赞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朱老师提供的视角看待问题。
回归课程本身。
最大的特点还是它的原创性。解“斯芬克斯之谜”,建立通天“巴别塔”,“烧砖”,“看考场”……哲学的东西不好讲,朱老师以一些具体生动的形式为我们展示,还是多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真正的死亡不在于肉体之陨灭,而是生活在恐惧中”,“恐惧的根源是什么,是无知”等等一系列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这些观点的启蒙作用还是比较大的。有关自发性、自觉性、自然性的论述虽然我也基本理解,但印象反而不太深。
朱老师上课富有激情。不过,反复强调现代人生哲学理论的科学性未免有些拖沓。
另外,朱老师每次上课都带我们重温之前学过的内容,我觉得这种授课形式对于公选课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本课还对个人有警醒效用。认识人自己是困难的,但又是极其重要的;人该如何在精神上到达自然性状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我个人觉得本课在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上做得好一些,而对于“怎么办”的问题的解说相对薄弱,以至于我对这一部分的印象不太深。
朱老师还喜欢评论时事,而且敢说出心里话。我已说过,这是在提供视角,而不是在兜售观点,所以上面的人其实可以不那么在意。
“科学的理论和预言具有自我实现的功能!”理论是如此,人也是一样。找对道路的人必将实现自我。所以,我们该认识自己!
7,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人,要认识你自己”这是朱鲁子老师的《人的宣言》的副标题。
刚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由一惊:我,认识我自己么?——我从不知道,也从没想过。
十八年来,我一直认为我过得很开心,我曾“夸下海口”——我要做一个永远快乐的人。可是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如何让自己笑对一切?我曾认为我很了解自己;曾认为我可以应对任何事,不论有多困难。但是,当我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做。
说起人生,或许就像朱鲁子老师说的,我们的人生会很容易夭折,我们只是走在了人生的夏季,却很难进入秋季,冬季就更远了。因为我们对自己还了解太少,人生的经历还尚浅,甚至还没真正进入自觉性形态,想从自发性形态到自觉性形态,再上升到自然性形态,绝非易事。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从不知道,甚至曾经很消极的认为: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虚荣。所谓成功,不就是为了在人前抬起头,夺得他人羡慕崇拜的目光么;我们追求在人前的光鲜外表,追求自身的知识内涵,所谓修身养性不也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么;什么隐居避世,什么淡泊名利,都是一种逃避人生,逃避责任,逃避自己无法实现梦想的心而为自己找的听起来令人称羡的说辞,说白了还是虚荣。
但是,上了这半学期的现代人生哲学,我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能说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高度,但也充分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不对,不应该只看到社会的黑暗面,就对人生充满消极的态度。
人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像朱鲁子老师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麻烦,都不气馁,不会对人生产生消极的态度。这世上每天有多少人自杀——不计其数。不是说在我们南大每年也有自杀的名额么,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不热爱自己的生命?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解脱”带来的是活着的人的痛苦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金钱、名利、地位等等都是身外之物,死了以后都是带不走的,但唯一切切实实拥有的是我们的生命啊。
学习现代人生哲学这么久,我受启发最大的是要热爱生命,爱己也爱人。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并不是说一定要逼迫自己做真人、圣人,让自己流芳百世,只是人生的九个境界都是必经的,欲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认识自己,就是为了成为自己!
8,我眼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以前在我的眼中,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涉及我们社会、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我们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部分,所以我不敢轻易触碰。而如今,在接触了朱鲁子老师讲授的现代人生哲学以后,我感觉哲学这门学科和我之间的距离大大地缩短了。
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科学的哲学理论指导,现代人生哲学是一套科学的人生哲学理论,学习现代人生哲学恰恰很好的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去了解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
回顾这半学期的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人,要认识你自己。以前我只知道人要认识自己,但是却不了解这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显然,我没有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现代人生哲学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
人是宇宙的奥秘,认识人是最难的。认识自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所以若要实现你自己,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谈何容易啊!认识自己是如此艰难的一项工程,总的来说我们必须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在人生的旅途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弱势,以此来规划我们的人生。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发生是我们不能阻止的,但是面对它,处理它的办法却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
另外,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老师给我最深印象是乐观。当老师面对过去的遭遇时,他很坦然,完全没有一丝的不堪。难过或许是有一些的,但是朱老师表现出来的乐观的确让我佩服。我觉得乐观是人生活的过程中必备的素质。乐观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勇敢,更坚强,也更容易站起来继续前行。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了什么,保持乐观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人做到了乐观,然后便会积累自信,在我看来这是有必然联系的。拥有了自信,加之以奋斗,我想就离成功不远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感想。现代人生哲学教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我想我以后会秉承现代人生哲学的一些理念,怀着饱满的热情,来面对我的大学时光以及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谢谢老师!
9,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现代人生哲学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现实的悲哀、自我的浅陋、以及世界哲学的博大精深,老师的对现代哲学,现代人生的深刻剖析。
以我见,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人生的学问,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代的社会节奏加快,意味着又很少的时间来细细品味这个社会基本问题,说到底是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彻底颠倒了人们的常识。如果一个连“我是谁”“我的价值在哪”都回答不了,那还谈何去学习那些高深的理论与专业知识。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哲学,那么,它在人文社科方面最就难免是残缺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人生哲学,那么,它在整体修养方面是难免残缺的,就像一座庙没有神一样,一个没有经历过现代人生哲学洗礼的当代人,没有资格宣称自己的理性和心智是彻底成熟的,健全的。
应该说,当代人是废掉的,夭折是其宿命。降生在当代人是可怜的,可悲的。因为,他们只有生理青春期和生理更年期,而没有精神青春期和精神更年期。当下的教育,是杀死“童年”的罪魁,由于当下教育理念的完全错误致使望子成龙的家长和教育过度地开发了童年的精神呢矿藏,导致个体童年阶段向少年阶段的过度仅有生理的青春期而没有精神的青春期。由于少年人已经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故,其携带到少年时代的自发性,天性,本能,潜能,就必受到与自觉性,理性精神内容同构的自觉性精神态或境界的内在压抑和外在的理性化文明社会结构的压抑。
可以说,现代的青年一代是没有受人生哲学洗礼过的一代,是感情默然,荒凉如情感的匮乏的一代,是冷漠如行尸走肉的一代。出生便早早夭折,是家庭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由于当下教育体制的扭曲,孩子们从小便接受急功近利的思想教育,从而忽视现在从孩子内心角度的关怀。
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思想真正懂得哲学的人,应该从马斯洛的五个层次同时入手,从而达到最高的境界层次,正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和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人生还处于基本的需求层次时,如果自发地或借助外界的力量而获得高层次的需求层次时,那么他的一生不再空虚与孤独,那么人生充实而活力,不因此而碌碌无为。
如果想拥有智者的智慧,那么我们芸芸众生该如何去努力呢?我想,也是朱老师深刻的体验,首先要认识你自己。俄狄浦斯悲剧的真正根源是,人,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俄狄浦斯仅仅在动物的层面上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谜,他的智力尚没有成熟到马克斯那样的社会高度——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认识自己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有众多的人为了实现自己而努力,然而却有相当少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与目标。关键在于,相当多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这些道路早已背离目标价值的实践。
所以,重建巴别塔势在必行。重建巴别塔,这是现代人生哲学为自己提出的艰巨任务。当代人个体,只有建起巴别塔,才能认识你自己。朱老师曾说:现代人生哲学以三条基本原则或公理为基石,利用三块彻底“烧透”的砖——自发性、自觉性、自然性,用科学——价值中的逻辑,辨证地揭示了人生基本矛盾,构建了科学的人生理论巴别塔。
人生发展是有规律的,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尽管现实的人生被无数偶然性的不可预料的灾难变故和无常的支配和困扰。人们往往把现实人生的无常称之为命或命运,认为个人无法支配的,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几乎很少有人在命运面前低头,他们毕其一生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也许上帝或自然赋予人类以自我意识,就是为了人类把握命运,认识人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可能。
通过半个多学期朱老师现代人生哲学的学习,我豁然开朗,认识自己是主要目的,而如何认识实现自己呢?那就是重建巴别塔,用正确的方法,用心灵之手解开困扰人类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这样的话,人生意义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价值。
10,我心目中的《现代人生哲学》
————————
朱老师是很推崇讲真话的。在写课程小结这样的事件上,我很愿意将朱老师的教诲付诸实践。禁得起诱惑,经得住恐吓,我们就敢于直话直说。
这门课和我最初的想象是不大一样的。我原以为课上会讲述的内容是以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做一些哲学的指导和提升,半学期学下来,发现《现代人生哲学》的立足点比想象中要宽宏得多。主要还是以认识人和人生本身为切入点,与生活细节种种不很密切。但我想,这也是这门课可以称得上“哲学”的原因所在。哲学要揭示的就是最普遍、最本质的规律。当然,该哲学之所以称为“现代人生哲学”,也就必须有别于以往的哲学。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朱老师的课还是做到了开创性。
但据说,朱老师历时三十载创作的理论被称为“伪科学”。我个人资历甚浅,还不知所谓的“学问”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但“伪科学”至少是对真正的科学有相当程度的扭曲,矛盾有两面,无真科学则无伪科学,不知到上面的人认为真正的人生哲学该是什么。以我个人的眼光看,现代人生哲学还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理论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许不够成熟,但那不代表就是伪科学。
至于输送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我不知其他同学感觉如何,我个人觉得事情远没有“误导学生”这么严重。师长们还是可以相信我们作为大学生所具有的判断力。对则取之,错则舍之,对任何一门课程都是这样的。虽然朱老师课上讲的一些观点我也不很赞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朱老师提供的视角看待问题。
回归课程本身。
最大的特点还是它的原创性。解“斯芬克斯之谜”,建立通天“巴别塔”,“烧砖”,“看考场”……哲学的东西不好讲,朱老师以一些具体生动的形式为我们展示,还是多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真正的死亡不在于肉体之陨灭,而是生活在恐惧中”,“恐惧的根源是什么,是无知”等等一系列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这些观点的启蒙作用还是比较大的。有关自发性、自觉性、自然性的论述虽然我也基本理解,但印象反而不太深。
朱老师上课富有激情。不过,反复强调现代人生哲学理论的科学性未免有些拖沓。
另外,朱老师每次上课都带我们重温之前学过的内容,我觉得这种授课形式对于公选课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本课还对个人有警醒效用。认识人自己是困难的,但又是极其重要的;人该如何在精神上到达自然性状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我个人觉得本课在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上做得好一些,而对于“怎么办”的问题的解说相对薄弱,以至于我对这一部分的印象不太深。
朱老师还喜欢评论时事,而且敢说出心里话。我已说过,这是在提供视角,而不是在兜售观点,所以上面的人其实可以不那么在意。
“科学的理论和预言具有自我实现的功能!”理论是如此,人也是一样。找对道路的人必将实现自我。所以,我们该认识自己!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