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商品定价新规则——不间断集合竞价,一次成交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华尔街上周疯狂上演了一场史上罕见的股市灾难。
2010年5月6日下午2时40分,道琼斯股指盘中突然出现创纪录的急挫近千点,10分钟内跌穿9900点,跌幅最高时达到9.2%,创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闪电崩盘”中,美股市值当即蒸发上万亿美元。
波士顿啤酒公司当天开盘报59.44美元,“闪电崩盘”中股价自由落体式直跌至“0”,后又回升收于55.82美元。美国科技顾问公司Accenture股价由40美元一度暴跌至1美分,后又回到40美元。
关于造成此次股灾的原因,最初的说法是:一名交易员“操作失误”。
据称,花旗银行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本应输入字母M开头的“百万”,却错按成了B开头的“十亿”,从而瞬间引发全面的恐慌性抛售,酿成股指的非正常急剧下跌。
但目前没有有关输入错误的记录证据。花旗银行也否认这一说法。
随着调查的深入,不少美国专家认为华尔街证券交易系统的“系统性缺陷”,即股票在短时间内由“电子控制”代替人脑,是造成这场股灾的罪魁祸首,称大规模“电子交易平台”的发明与推广,在大大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埋下了大规模、系统性疯狂炒作的祸根。
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传统的人工交易方式早已被电子交易系统所取代。根据系统设定,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程序进行“止损”,当股票跌幅达到某个特定点时,电脑程序将自动抛出股票。而当这种自动抛售突然积聚,大量电子卖单疯狂跟进,“止损”行为就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更大幅度的非理性狂跌。
具体来说,业界普遍采用算法交易的弊端6日已暴露无遗。
算法交易中,无须交易者参与,由计算机根据不同算法程序下单,可自动决定交易时机、价格、下单数量,并在百万分之一秒完成操作,广泛应用于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具有即时反应的特点。美国资本市场过半交易由算法交易完成。而6日的大跳水行情,正是触发了算法交易的连锁反应,计算机直接大量发出卖单,疯狂寻求止损,最终导致包括蓝筹股在内的多只股票短时间内失去几乎100%市值,以1美分价格换手。
资本市场研究机构塔布集团分析师罗伯特·亚蒂说:“人的交易速度不可能那么快。如果不是算法交易,根本办不到。它不是(引发暴跌的)原因,却在助推。”
为了方便交易,人们将全世界的市场联接起来,股市、债市、外汇、黄金、期货的价格随时都在跳动,瞬息万变,交易员雕塑般地紧绷神经,布满血丝的眼球盯着闪烁的价格,全世界的人们都屏住呼吸,在上下跳跃中,交割着自己的利害得失。
日复一日,交易员的神经高度紧张,乃至衰弱;颈椎腰椎变形,严重到下肢瘫痪;成群结队的中国散户时而歇斯底里地兴奋呼喊,时而苦痛哀号。
有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这个晴雨表对经济的影响一点也不弱于对方,它俩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好像一对小情侣,时远时近,时好时坏,小道消息,八卦新闻,自然灾害,政治事件,如同瘟疫般能顷刻传遍世界,盲目的恐慌,极度的乐观,在捕风捉影中癫痫摇晃。
羊群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人性的弱点在此展露无遗,庄家在这里呼风唤雨,各个击破,四两拨千斤,操控其走势,牟取暴利。
四个人打一夜的麻将,筹码总共100元,不管多少把,结果都是一样的,还是那么多,不过是有的人赚了,有的亏了,这和只打一把的结果没什么不同,但麻将除了获得这一结果外,还有另外的功能,消磨时间。
而金融市场的设立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每天给出金融商品一个明确的定价,多了无益,更不需要瞬息万变。试想,去菜市场买菜,一人一价,时刻变动,谁受得了?
尤其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运用,普遍的止损程序设定,理论上有可能让交易系统趋向死寂、瘫痪、毁灭。
因此,与其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从事一项没有意义的无效行动,何不改变现行交易规则,取消现行实时的一对一撮合交易,卖空交易,新规定为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集合竞价,中午十二点一次成交,该价格作为当天的最终价格。
这好比选举,全国所有选民共同投票,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在规定时刻全部开箱验票,统一的评估标准,公平合理,选民有充分的时间交流信息,慎重抉择;而分区淘汰,则难免操纵结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