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韶山纪行(六):清溪祭烈,岳麓感怀

火烧 2010-05-1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本文记录了在韶山清溪景区的祭烈之旅,包括烈士陵园、青年毛泽东广场及火车站的参观体验,展现了革命圣地的庄严与历史感。

韶山纪行(六):清溪祭烈,岳麓感怀  

   

作为亿万中国人民所最为向往的革命圣地,韶山主要的景区有四个,即故居景区(核心景区)、滴水洞景区、韶峰景区和清溪景区(韶山市市内景区)。在游览和瞻仰了上述前三个景区的主要景点之后,我们即来到最后一个景区——清溪景区瞻仰和游览。  

韶山是一个新兴城市,因为它新,正如毛主席所说,“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大概是占了这个有利条件吧,它市区的设计就有一条中轴线,即烈士陵园——英雄路(其一侧为市政府办公楼,对面是韶山文学艺术馆)——青年毛泽东广场——火车站。我们的游览是先从烈士陵园开始的。  

韶山烈士陵园,建在一个叫天鹅山的山头上,落成于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前夕。它的大门在山脚的街道边,主要建筑如烈士塔、毛主席一家六烈士铜像等,都建在山顶上,要瞻仰这些,就必须要上到山顶去。可是,很不凑巧,当我们到达时,正是风雨交加的天气,给上山带来了难度。尽管如此,我还是怀着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顶风冒雨,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山顶。还好,我也并不孤立,与我同样冒雨上山的,还有一位年轻的男士。在山上,因了天气的缘故,我只是在圆柱型烈士塔里逐一地阅览了韶山市为革命牺牲的146位烈士的英名,并冒雨瞻仰了毛主席一家六烈士的塑像(每尊高 3米 ,重1吨, 系锡锌铜合金质地,颜色古朴典雅),其他的景点据说还有六英亭、三烈士像、五杰亭等,就只有放弃。  

从烈士塔下来,我们在英雄路上的一家小餐馆里吃过中午饭,在一家看来还比较正规的纪念品商店里选请了一尊毛主席铜像以作为此次行程的一个纪念(此外我还在毛泽东图书馆里选请了一幅《清平乐·六盘山》堆金墨迹横幅),而后即打伞来到青年毛泽东广场。  

该广场建成于1967年12月,位于广场中央的毛主席塑像总高为 12.26米 ,其中像身高 6米 ,基坐高 6.26米 。塑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像身用斧剁石作表面装饰,仿花岗岩效果。所展现的青年毛泽东身着长衫,左手撑腰,右手刚劲有力地伸向前方;同时,右脚向前迈开健步。面部神采奕奕,雄姿英发,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青年时代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伟大抱负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气概,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造型艺术珍品。这里也是市区内的一个重要景点。  

青年毛泽东塑像广场再往前约 200米 ,即为韶山火车站。据说它刚刚被整修过,广场虽然不大,环境却也还算干净整齐。我在纪行(二)中所说到的火车站大门头上的那副主席半身画像,目光似乎很平静地注视着他的家乡。本来,从长沙到韶山我们已经乘火车体会了“火车向着韶山跑”的韵味了,返回长沙时打算改坐汽车,再体会一下“长韶”高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绿色和环保”(有关宣传上如此说)的。可是老伴说还是乘火车好,车厢宽敞不憋闷,而高速路上跑的汽车太密封,坐久了难受。于是,我们就还是坐了火车返回长沙。  

在长沙,我们弥补上了来时的缺憾,到毛主席曾经就读和任教的湖南第一师范及一师附小进行了“补课”。因时间比较充裕,天气又好,我们就到校园的角角落落,包括那眼著名的水井,当年他上课的教室,睡觉的寝室,他当校长时的办公室等都瞻仰了一遍。游览时,我们以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的景物作参照,指认了剧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地方,真的是饱了眼福。  

从一师出来,我们又到天下四大名亭之一的,毛主席亲笔题写亭名的爱晚亭即其周边景区一游。与十多年前的上一次来时相比,游人是一样地多,建筑似乎增添了一二处。先在一师时,即看到有人正在拍电视,到此处又看到在那里摆上了拍电视剧(或者拍电影?因为没有打听,就不得而知)的行头。  

之后,我们到青年毛泽东离开一师后,曾经在其中的半学斋自学和生活了半年,并籍此开展过多项重要革命活动的,著名的岳麓书院作了游览。其时,到书院游览的人比肩接踵,导游们的声音互相干扰,显现出那里人气的旺盛。  

在书院的赫曦台上,立着一块大幅匾牌,其正面是书院的全貌图,背面分别书写着朱熹与张栻的一段对话,王守仁(王阳明)的一句语录和毛主席的《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我理解,这样的书写内容,当然是从书院显赫历史的角度,从名人效应的角度来选取的,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是从这样的角度,而是从对历史全面而深刻影响的角度,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角度,其实,将前面三位与毛泽东这样并列是并不切当的。因为,尽管那三位都有了不起的思想成就,他们都可以称作我们民族历史上灿烂的思想之星。但是,无论是朱熹、张栻,还是王阳明,他们的世界观却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只是学者而已。而毛主席的世界观则是彻底地唯物的,特别是,毛泽东以政治、军事、文化与思想巨人兼备的身份,以改天换地者的身份,“推翻历史三千载”(柳亚子语),开创和开辟了中国历史(思想史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的崭新的时代。而这,是许多前人所远远不及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