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
错位
我们的宇宙在有序运行的同时,也存在浑沌的现象。也由于浑沌的存在,所以错位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而成为一种自然。或者说是有序和混沌相互交融,正位和错位交替运行,这是一种必然规律。例如我们在社会高度有序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的错位和浑沌的现象。
我们常认为国运兴衰是肉食者考虑之事,柴米油盐是平民所忧虑之事。但君不见有些管辖一方、有权有能的官僚,在耀武扬威的背后往往不会去考虑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只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腰包更满点,自己的亲人是不是比平民要混得好一点,视平民的困境为自然,视自身的享受为应该,时时思考自己离权力的中心有多远,而只围绕权力转,从而位尊却格低;而无权无势的一介平民则往往要去忧天下之忧,为现实不合理念而焦心,为现行制度所滋生的不合理而痛心疾首,从而生杞人之叹,不愿意去屈就权威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因此虽格高却地位不高。
这就是一种错位,这种现象与理念中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合,变为了达则只顾自己,穷则兼忧天下。因此我们习惯认为的位高应当格高,也就不是一种惯例了,往往变成了位越高则奴性越足,格越低;位卑者则往往保持个性和自身尊严,因而仔细想来,倒是不卑微而高贵了。现实中市长被大款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就不怪了,有的官们为了那一点钱什么都能做了,而一般有理智的平民则往往去用理义来定夺自己的行为变得高尚。
在我们的理念中,欠人的理亏,只能夹紧尾巴做人,因此有躲债务之说。但现实中却是欠人的为大爷,债权人却只能低三下四去讨帐。因此在我们的文艺小品中,就有人将《白毛女》中债主黄世仁逼死杨白劳的故事,改为杨白劳成为了大爷,而黄世仁则哭丧着脸去讨帐。这种错位实际上是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浑沌导致的必然。可叹!因此我们这个社会看到一点诚实都很难,而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也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了。那些挖空心思害人的有人服他而获利,努力劳作来赚钱的有人去勒索他而胆战心惊。因此刑事释放犯可以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而可以成为目前有些事业的成功者;而一些有头脑而本分的人,则有项目也不敢接手。君不见现实中有许多包揽的生意,正直善良的人不敢问津,而非有牛气的人、或痞霸之类的人莫属么?
我们常以为好人可以大方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坏人则要关进笼子,别让他们来残害百姓和善良。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则是好人为了不受伤害,则自己躲进笼子里,而坏人则可以自由自在在社会上闯荡。这不知是规律还是对现实的嘲笑,反正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坏人比好人多一张通行证。
社会中错位现象比比皆是,能做事的因精力放在做事上,因此少近权力,故而难以去做事,即使做事也不能得心应手;那些不能做事的,则往往把精力放在权力周围,有做事的便利,但常常又做不好事。法律本是保护善良而惩治邪恶的,但往往对善良保护不足,却对犯罪嫌疑人尽所谓人权保护之能事;往往能惩治善良的过失,却难以惩治邪恶的罪恶。
一篇报道说我国民乐家都争相出国深造,这就是现行制度不合理所造成的错位。我国民乐本是我国专利,为世界之先,但为了符合现代人所谓出国抬高身价的风尚,也就不识其本质,而盲目趋附,舍本求末了。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这种现象:买好烟者不吸好烟,吸好烟者不买好烟;买好酒者不喝好酒,喝好酒者不买好酒。因此在现实中就常常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做事做得少的说做得多的,不做事的议论做事的,形成了与我们理念的反差。
也正因为这种反差,所以又出现了儿子用老子的钱不心痛的现象。你看那些工人农民辛苦劳作,积蓄了一点钱,舍不得吃和用,用一点钱也要左计划右盘算。但那些不赚钱的人却一掷千金不叹气,还将其视为一种荣耀,一种资本,而洋洋自得。
正因为这种错位,从而使现实变得浑沌,不会全部是多劳者多得,也不会使有能之人大有所作为。而庸才治能人、无能者胡为的现象也就司空见惯了,因此人们就会生命运之感叹!这也许就是我们虽喊得凶,但始终难以按理想的行程前进的原因,也是我国知识分子虽聪明,但始终难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的原因。这种社会环境故而使人常叹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原因。
我们是不是要对这种错位来一个很好的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