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温胡锦涛总书记这些话,我们应该想到什么?

火烧 2010-05-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整理胡锦涛讲话内容,围绕科学发展观、民生改善、反腐治理等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政策落实解决百姓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和谐与国家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自2002年16大上任以来,围绕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国崛起的观念,讲了不少话,推行了多年,一眼就过了八个年头了。这八个年头,作为国家,取得哪些成就?作为个人,又有哪些收获,想必应该重温一下了,中国有句成语,叫温故而知新,重温这些讲话,一定会感受很深,也许会有新的动力。或许会找到根治腐败,解决分配不公,普通百姓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根本问题的途径,出于这个想法,整理了一下这些年来总书记部分讲话内容,也许对共产党人应该持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所帮助,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胡锦涛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二00三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解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着力点,是在实践中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生动体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在2006年6月26日中央党校结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04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在党内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进一步健全党内生活制度,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

200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亲切看望当地干部群众。这是大坪村村民向胡锦涛汇报当地马铃薯生产情况。胡锦涛还翻开雍万宝家的农村合作医疗手册和粮食直补登记簿认真查看,并问乡亲们对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满意不满意。雍万宝连声说,中央的政策好得很,乡亲们十分拥护。胡锦涛说:“这些政策,你们说好,我们就继续办;你们说还不行,我们就改进。”

2007年12月31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1日在发表新年贺词时表示,要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

2008年12月18日电 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18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2009年09月18日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推荐阅读: 

利益让资本疯狂,困窘让百姓上访

  胡锦涛在西柏坡讲话全文

全新感受:中国进入“被抗议”时代

  有钱花巨资到新加坡学步,无心走出办公室问计于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